5月10日,安康市政協副主席黃驍勇帶領調研組深入到漢陰蒲溪鎮盤龍村田園綜合體、澗池鎮洞河村“321”基層治理中心、城關鎮中壩村獼猴桃生產基地、平梁鎮太行村農旅融合發展示范點進行“鄉村振興的實踐路徑”專題調研。漢陰縣政協主席史正林,縣委常委、副縣長李宗山,縣政協副主席符清野,縣政府辦、縣政協經濟辦、縣農業農村局等負責人陪同調研。
調研組在洞河村視察
座談會上,安康市政協經科委主任王國庫首先介紹了本次調研的主要目的和要求,漢陰縣副縣長李宗山匯報了漢陰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中所做的有益實踐和探索,來自縣發改局、財政局、農業農村局、林業局、平梁、澗池、蒲溪等4個部門、3個鎮村、3個涉農企業負責人分別就農村產業發展、鄉村農旅融合、涉農企業營商環境、產品生產基地等方面作了發言,對鄉村規劃、融資、田園綜合體建設等實質性工作進行了交流和意見建議。
調研組在盤龍村視察
在協商座談中,副縣長李宗山表示要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做到“五個振興”。一要做到組織振興;二要做到產業振興;三要做到人才振興;四要做到機制體制振興;五要做到文化振興。
縣政協主席史正林在認真分析了當前鄉村振興中存在的認識不足、鎮村規劃滯后、鄉村環境差、生態不宜居、“三變”改革不徹底、組織力量薄弱、治理新辦法不會用等十個問題基礎上提出了八條建議。一是堅持“兩手抓”,做到脫貧摘帽、鄉村振興戰略布局“兩手硬”;二是黨建引領強基層,在“好支書、好班子、好路子”上下功夫;三是規劃引領強路子;四是對照“20字方針”強目標;五是狠抓產業強主導;六是“三治”(法治、德治、自治)并舉強治理;七是公共文化資源建設要主導;八是培育“一懂兩愛”農村人才,建好“一約四會”,讓新民風蔚然成風。
市政協調研組對漢陰在鄉村振興中所做的實踐和探索表示了充分肯定,市政協副主席黃驍勇指出,漢陰在鄉村振興工作中勇于探索、善于創新,探索總結的“321”基層社會治理模式、鎮園產業聯盟、借助“外腦”發展民俗民宿三大亮點突出,為調研提供了很好的第一手資料,希望漢陰進一步深入探索實踐,堅定信心,重視本地優美的鄉村自然環境和陜南民居兩大資源優勢,做好合理保護和挖掘利用,為安康鄉村振興發展提供更多可供借鑒和推廣的實踐新路徑。(漢陰縣政協 黃莉)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