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7月30日)下午,陜西省政協召開“民營企業合法權益保護”月度協商座談會。
省政協常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長安銀行監事長丁琳經過調研發現,全省中小企業融資難,主要在政策落實、財政支持、金融產品、融資渠道、中小企業法人治理等方面存在問題,為此她建議,政府與金融監管機構成立聯合督察組,對各級政策落實落地嚴格監督。同時引導中小企業建立健全企業法人治理機制,防止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事件的發生。
她認為,加大財政扶持力度,設立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基金,實施“政銀企”風險分擔機制;組建綜合金融服務平臺,利用大數據和金融科技手段,多方面整合政務、金融、企業、服務等信息資源,可以有效降低融資成本和貸款風險。
同時,鼓勵銀行機構為中小微企業單列信貸計劃,結合需求開發一些“量身定制”產品。圍繞陜西重點產業領域大力發展供應鏈金融,創新信貸擔保形式,擴大抵質押物范圍;支持金融機構發行小微企業專項金融債,微小企業貸款資產支持證券;支持小微企業在股權交易中心、中小板、創業板、新三板等平臺融資。
除此以外,還要提升企業核心技術和創新能力,強化法治意識和信用意識。有關部門應引導中小企業建立健全企業法人治理機制,做好中小企業的培育工程,規范財務體系管理,努力解決中小企業管理不規范問題。維護經營實體和經營者個人的信用記錄,降低違約事件的發生概率,降低與金融機構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性,防止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事件的發生,夯實企業和銀行之間的互信、互通基礎。
各界新聞網對此次月度協商座談會進行全程圖文直播。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