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來昌榮)“山頂上還能發展種植這么大面積獼猴桃,管理還能這么規范,真是不容易!”11月8日,省政協深度貧困村脫貧攻堅三級聯動民主監督專題調研小組繼續在嵐皋縣進行調研,當看到民主鎮榨溪村的千畝獼猴桃園區時,調研組成員們不禁感嘆道。
地處秦巴腹地的嵐皋,山大溝深,目之所及難尋一塊平地,榨溪村也不例外。在榨溪村的村委活動中心,一組名為“榨溪村蝶變”的對比照片讓調研組成員震驚不已。昔日的泥土路已變成硬化水泥路,山坡荒地已成為獼猴桃產業園,家家戶戶庭前院后花草相依。
榨溪村千畝獼猴桃產業園調研
“村里的土地山高坡度,種糧食收益太低,真的是‘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好多人都撂下土地外出務工來了。”為了帶動榨溪村的發展,2017年村支書書記邱文均因地制宜發展起了獼猴桃產業,帶頭成立了村經濟合作社,流轉土地500畝,建起了獼猴桃核心園區,通過大力推行支部+合作社+貧困戶模式,家家戶戶都種上了獼猴桃,如今已發展至1500余畝,榨溪村獼猴桃園區成為了嵐皋縣最大的產業龍頭園區。
穩定增收的產業既是群眾脫貧的關鍵。近年來,嵐皋縣在鄉村產業發展上以“一縣一兩業、一村一兩品”為思路,依托各村不同的資源優勢,不斷壯大產業規模、培育經營主體、做強農業園區、健全利益聯結初步形成了以魔芋、瓜蔞為主導、以獼猴桃、瓜蔞為特色的產業發展格局。目前全縣已建成縣級以上農業園區159個,各類新型經營主體累計帶動貧困戶12481戶33680人穩定增收。民主鎮田灣村村民羅華滿就是在政策引導下投入香椿種植產業的貧困戶之一。
榨溪村千畝獼猴桃園
“以前不知道發展什么產業,現在有人帶著我們一起種香椿,技術有人教、銷售有人管,今年春季單香椿我家就收入好幾萬元呢!”羅華滿在村里人的帶動下發展了45畝香椿,收益很不錯。田灣村把香椿產業作為富民強鄉的產業來抓,引進了嵐皋縣辰信生態資源開發保護有限公司發展香椿產業1700畝,成立了“秦巴紅香椿園區”基地,按照“支部+公司+貧困戶”發展模式,與香椿種植戶簽訂保底價香椿芽收購合同,為香椿種植戶提供香椿芽銷售渠道,帶動貧困戶發展綠色產業。
“這幾年香椿市場一直很不錯,尤其是今年,香椿的價格上漲的很高,而且這個產業需要投入的成本又不高,價格怎么變,農民都有的賺!”辰信生態資源開發保護有限公司責任人龔海濤自信的說道。
當前,各鎮各村的產業發展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大多產業處于起步階段,未來面臨更多更大的考驗,而如何讓產業持續穩定發展下去、為貧困戶爭取更多的收入是仍要解決的問題。走訪調研過多個產業園區后,省政協委員侯建忠對村部建議道:“無論是村部的集體產業或是農戶自己發展的產業,我們要盡量打通中間的流通環節,把更多的利潤留給農戶。”目前在辰信生態資源開發保護有限公司引導下,田灣村的香椿直接出現在西安華潤超市的賣場上,通過盒馬生鮮平臺直接送入千家萬戶,該產業為田灣村村民的脫貧之路增添了不少動力。
“政府支持力度很大,給了我們肥料和技術方面支撐,明年我打算在這個香椿產業上擴大面積,這個產業帶動了我們農民發家致富,是一個相當好的產業,我有信心把這個產業做大做強。”羅華滿自信的說到。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