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發展挑戰與機遇并存,尤其隨著生態環境的不斷優化,宜居、宜業、宜養的城市形象初步顯現,全域旅游發展已經蔚然成風,“秦嶺最美是商洛”品牌影響力持續擴大,商洛山地農產、礦產等優質資源富集,進一步深度開發的潛在價值巨大。
但是,目前商洛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十分有限,采取的宣傳推介手段和力度仍然有待加強,特別是作為南水北調的水源地,在京津冀地區知者甚少,令人扼腕。
江榕委員建議,要創新宣傳載體,以商洛燦爛悠久的歷史文化為依托,籌拍1-2部高質量的電視劇或電影,并力爭在全國范圍內播出,以此擴大商洛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要立足國家優惠政策,在突岀與天津市對口協作的前提下,建立“南北共建、互利雙嬴”的合作模式;要依托西洽會暨絲博會、陜粵港澳周等大型節會平臺,大范圍、全方位地組織開展推介招商活動的基礎上,針對“地方印記″,圍繞“名特優″品牌,開展專題招商,搞好一對—叩門招商、精準招商,提高"命中率",積極探索“互聯網+電子商務等推介新模式,努力“花小錢、辦大事”。同時,協調商幫商會、行業協會和中介組織,擴大招商引資成果助推商洛經濟社會發展。(記者 王斌 實習記者 王君茹)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