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軍平 李強 楊鳳玲
過去一年來,岐山縣政協主動適應新形勢、把握新使命,緊扣全縣發展大局,充分發揮協商民主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作用,扎實履行職能,為助推新時代岐山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展現了新作為,彰顯了政協新形象。
把牢政協工作“方向盤”。把政協工作置于縣委的堅強領導之下,堅持重大事項、重點工作主動向縣委請示報告,重大活動邀請縣委領導出席指導,認真完成縣委交辦的專項工作任務,做到黨政工作推進到哪里,政協工作就跟進到哪里,合力就匯聚到哪里,資政建言就體現到哪里。一年來,縣政協共向縣委常委會作專題匯報3次,上報調研報告13篇,《送閱件》7件,完成縣委交辦的調研任務5項。
唱響協商民主“主旋律”。縣政協九屆二次會議期間,邀請孫淑娟等12名委員分別圍繞健康養老、全域旅游等方面作專題發言,縣委、縣政府領導對委員胸懷大局、關注民生的履職熱情給予充分肯定。圍繞脫貧攻堅開展雙月協商議政座談會,與會委員針對扶貧中出現的措施不準、工作不實等問題,從扶貧扶智、精準施策、產業發展等方面提出建議20余條,縣委、縣政府要求縣扶貧辦及各鎮、各部門高度重視,采取得力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弘揚民主監督“正能量”。開展優化營商環境三級聯動專題民主監督調研,形成的《關于開展營商環境專題民主監督情況的調研報告》,為優化全縣營商環境提供了借鑒。為縣旅發委等5個部門選派10名民主監督員,各監督員主動介入被監督單位的重大活動和決策過程,發現問題,提出建議,順暢了群眾與部門的溝通渠道。
發出參政議政“好聲音”。先后圍繞治污降霾保衛藍天、“散亂污”企業整治等課題,開展專題調研6次。針對調研中發現的企業對政策不清、整改目標不明的問題,縣政府舉辦專題培訓,建立“一單一卡一方案”制度,推進了“散亂污”企業整治工作。針對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問題,組織部分委員開展專題視察,針對文化遺產發掘保護不夠等問題,形成了《關于我縣非遺傳承保護的調研報告》,縣委要求縣旅發委強化工作,加速文化遺產資源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畫好團結民主“同心圓”。積極參與籌辦寶雞發展大會,邀請客商,宣傳岐山,推介項目,共邀請岐山籍在外客商81名;編輯出版《唐代天文歷算家李淳風》《足跡——岐山各界人士話發展》《岐山地名故事》文史資料3輯;組織民革、民盟學習組深入蔡家坡鎮安樂社區服務中心,開展“送科技送健康送溫暖”進社區活動;號召委員積極參與扶貧幫困、開展技術培訓等活動,生動詮釋了政協委員的責任與擔當。
練就履職盡責“硬功夫”。切實加強政治建設,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不斷增強機關干部的政治意識。認真貫徹落實中辦《關于加強新時代人民政協黨的建設工作的若干意見》,嚴格落實“三會一課”、民主生活會等制度,組織開展紅色教育、“慶七一·頌黨恩”主題黨日活動,增強了黨員黨性意識。建立委員履職檔案,開展優秀政協學習組、優秀政協委員、優秀提案評選表彰活動,不斷增強委員的身份意識。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