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近年來,我省積極轉變政府職能、推進“放管服”改革,以良好的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促進投資和創業、推動高質量發展,投資吸引力不斷增強,在保護市場主體、提升政府公共服務水平、規范政府監管行為、維護市場秩序、明確監督保障措施等方面取得積極進展。
2019年,我省營商環境得到進一步優化,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3個工作日,環評審批時間壓縮近一半,全省新登記市場主體125.96萬戶,同比增長39.14%,首次實現年登記量過百萬戶。
在今年我省兩會召開之際,優化營商環境成為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之一。
作為扎根陜西85年的老字號糧食企業,西安愛菊糧油工業集團切實感受到近年來省內營商環境的持續改善。省人大代表、愛菊集團董事長賈合義說,我省各級政府部門辦事效率越來越高,減稅降費力度越來越大,融資渠道越來越寬,在制定政策措施之前,會經常以“走出去”或者“請進來”的方式聽取企業和實際參與者的意見和建議,制定出來的政策和措施越來越接地氣。愛菊集團成為“中哈55個產能合作項目清單”中唯一落地的農業企業,離不開省委、省政府以及政府各部門的支持,以及一系列舉措和政策紅利的推動。
省人大代表、陜西路安特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于鳳玲說,近年來,陜西營商環境不斷改善,吸引了不少國內外大企業來陜投資興業。要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最重要的是為營商環境提供堅強的法律保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早在2018年5月,《陜西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開始實施,這標志著陜西省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進入規范化、法治化的軌道。將優化營商環境納入法治化軌道,可以保障相關政策和措施的權威性、持續性、可行性,可以讓各類市場主體能夠專注于生產經營,也能夠鼓勵和推動更多的創業者大膽創業、努力創新。
省人大代表、西安古都放心早餐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淑惠說,作為一名民營企業家,近年來,我深刻感受到了我省營商環境的變化。政府開展“親商助企”活動,指派專人進駐企業排憂解難;政務大廳辦理業務“最多跑一次”加強政企溝通;2019年企業養老繳費基數降低4個百分點;出臺多項項目申報政策,支持和鼓勵民企技術創新、質量提升。這些都為企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希望營商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實現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高效廉潔的政務環境、公正透明的法律政策環境、開放包容的人文環境。(記者 張斌峰)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