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張海燕)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作為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一重要指示在漢陰縣社會各界引起強烈反響。
漢陰縣政協黨組高度重視,立即行動起來,組織機關干部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批示,并向全體縣政協委員和機關干部發出《關于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的倡議書》,采取有力措施落實習近平同志重要批示,務求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避免鋪張浪費,黨政機關要率先垂范,扎實落實過‘緊日子’思想,切實降低行政管理成本,減少‘三公’經費的支出。”縣政協主席史正林建議把有限的資金和資源真正用在“刀刃”上。
縣政協委員張玲玲說,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有責任進一步把國情教育和傳統美德教育滲透到基礎教育中,讓孩子們從小懂得:盡管我們的活水平顯著提高,但是任何時候對糧食安全還是要有危機意識。針對部分學校仍存在食物浪費和學生節儉意識缺乏等問題,要切實加強管理,培養學生勤儉節約良好美德。
“作為餐飲行業的委員,我認為各餐飲行業要加強行業自律,餐飲烹飪行業協會要引領綠色餐飲發展,打造節約型餐飲,倡導“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社會風尚,深入開展“光盤行動”,引導企業采取有效措施,將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為餐飲業常態化工作任務。堅持以實際行動,踐行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倡導節約的新風尚”縣政協委員沈桂芝談道。
縣政協委員李權兵說,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吃光盤中餐”不僅是美德,更是責任,每一個人都要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堅決杜絕餐桌上的浪費,養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掀起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餐桌新風,我將從自身做起,拒絕舌尖上的浪費,逐步影響他人,作為一名黨員,時刻牢記“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們要從思想上崇尚儉樸,以勤儉節約為榮、鋪張浪費為恥,樹立節儉新風,將“厲行節約”行動進行到底。
石燕委員認為,漢陰是三沈故里,也是陜菜之鄉,在傳承飲食文化,推廣漢陰特色餐飲的同時,更要積極號召全體餐飲企業和從業人員倡導文明用餐,率先設立“文明用餐”標識,免費提供打包餐盒,引導消費者合理點餐,倡導并踐行餐桌文明。帶動大家不斷培養健康、理性的飲食習慣。影響顧客善待每一餐飯,做厲行節約的踐行者,提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水平,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
“作為一名政協委員,要把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落實到傳承中華民族‘愛物知恩、節用惜福’的傳統美德中去,體恤勞動人民‘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勞作的艱辛,致敬每一滴汗水,珍惜每一粒米,節約糧食、節儉過日子;把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落實到‘地盡其利、物盡其用’的具體行動中,稻、谷、糠、米,麥、粉、面、麩,根、徑、葉、果,全產業鏈開發利用,多環節加工增值,不浪費大自然的每一份饋贈,造福人類、回饋自然;把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落實到倡導形成‘不剩菜、不剩飯’的文明用餐新‘食’尚中去,按需點餐、不夠再點,堅決杜絕浪費食物的行為,營造‘愛惜勞動果實、保護社會財富’的鮮明導向,形成更加濃厚的節儉、節約、節省、節制的社會氛圍;把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落實到居安思危、確保糧食安全的戰略部署中去,以節約糧食應對全球糧食減產、部分國家限制糧食出口的新形勢,端穩端牢中國人自己的飯碗,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大局穩定。‘家中有糧,心里不慌’。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從生活中的每一次用餐做起,不斷增強糧食安全的責任意識和憂患意識,大力倡行節約文化,廣泛宣傳節約理念,積極培養節約習慣,自覺做一名節約糧食的踐行者、推廣者和監督者,努力在全社會形成‘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濃厚氛圍”縣政協委員鐘華有感而發。
大家一致認為,總書記的批示既有對大局全面的通盤考慮,又有對具體問題的部署,號召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我們要立即行動起來,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優秀傳統,努力使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在全縣蔚然成風。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