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習記者 龐浩楠 記者 唐冰
時間的如椽巨筆,鐫刻雄渾壯美的團結畫卷;前進的嘹亮號角,鼓舞永不停歇的奮斗腳步。2024年,漢陰縣政協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黨的領導、統一戰線、協商民主有機結合,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發揮政協“智慧庫”“資源池”“大家庭”優勢作用,交出了一份盡心履職、助力發展、情系民生的優異答卷,為建設錦繡漢陰貢獻了政協力量。
穩站位——
以“紅心”筑“同心”
心之所向,行之所往。漢陰縣政協始終把旗幟鮮明講政治放在首要位置,把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貫穿政協工作全過程各方面,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縣委同心同向、同頻共振。積極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5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把牢共同思想政治“方向舵”。以“第一議題”制度為抓手,強化思想政治引領。過去一年,縣政協在武漢大學舉辦委員履職能力提升培訓班,在縣內舉辦專題培訓2次,開展慶祝人民政協成立75周年主題活動,用黨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引導社會各界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增進“四個認同”。同時,以協商交流為特色,開展各類學習交流研討活動,常態化開展委員讀書活動,引導政協委員在學習交流中碰撞思想火花、增強履職能力,不斷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謀良策——
以“建言”促“建設”
如何更好地發揮政協作用?漢陰縣政協始終堅持議大事、抓小事、議民生、抓民心,確保政協工作始終與黨委政府“同頻共振”,與人民群眾“同向同行”。過去一年,縣政協圍繞“千萬工程”“加強基層中醫藥服務建設”等6個協商課題,精心組織召開鳳堰梯田保護利用立法協商座談會等協商活動,報送調研報告6篇、立法建議1篇,編報社情民意信息107條。堅持實行重點提案領導包抓、提案辦理督辦和辦理結果回訪制度,全年共辦理提案133件,辦復率和滿意率均達100%。通過牢牢把住協商建言的重點和方向,體現了協商民主的獨特優勢,有力助推了縣委決策部署落地見效。
過去一年,漢陰縣政協積極踐行為民宗旨,制定《縣政協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辦法》,聘請特邀信息員27名,完成省政協社情民意信息直報點工作任務,一批信息被省市縣采納。在推進委員工作室建設方面,探索開展政協委員“四進網格”,融入“321”基層治理,全年共開展主題活動30余次、協助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800余件,讓政策宣講、民意收集、協商議事更有力、更接地氣。
促發展——
以“協商”助“營商”
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也是政協履職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過去一年,漢陰縣政協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集思廣益、群策群力,在為改革建言、為發展獻策上用情用力用智,以一場場富有成效的協商會議、一次次成果豐碩的招商之行,為黨政決策部署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添助力、聚合力。在傾情助力招商引資上,縣政協引導動員政協委員靈通經濟信息,開展小分隊招商5次,對接招商項目,開展考察、調研、洽談等工作。在助力企業服務上,縣政協牽頭抓好富硒食品產業鏈建設工作,協助做好燴面片、炕炕饃等富硒食品產業的宣傳推介,抓好獼猴桃等產品銷售增收和規范管理,助推富硒產業提質增效。此外,為進一步彰顯政協服務的溫度和履職盡責的深度,縣政協領導堅持每季度到所聯系的鎮和包抓企業指導督導,推動鞏固銜接、助企紓困、鄉村振興、信訪維穩等工作落實到位,確保食品安全、安全生產警鐘長鳴,為漢陰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揚鞭。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站在新起點,漢陰縣政協將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堅持發揚民主和增進團結相互貫通、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不斷提高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水平,為譜寫漢陰高質量發展新篇章更加廣泛地凝聚人心、凝聚共識、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