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陳雪
11月25日,沿著子靖公路向西而行,還沒到子長市瓦窯堡街道十里鋪村委會,濃香的豆腐味兒已撲鼻而來。此時,子長卓鑫豆制品加工合作社正在加工生產豆干。
2018年,子長市政協機關協助村上,將子長卓鑫豆制品加工合作社吸引過來。“我們雇的都是貧困戶,這是當時就說定的事兒。”合作社負責人陳剛說,第一書記宜靜想通過租用學校舊址,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解決村上貧困群眾的就業問題。
十里鋪村地處城郊,村民多以務工為主。2012年,子長市政協開始包扶十里鋪村。2017年5月,子長市政協辦干部宜靜被派駐任第一書記后,第一時間召集村兩委班子成員召開了座談會,用一周時間對40戶貧困戶逐戶走訪,計劃從多方面拓寬村民的致富渠道。
早在2016年,十里鋪村已經探索實行了“黨支部+合作社+集體經濟+貧困戶”的模式,成立了十里鋪副食品加工合作社,吸納了37戶建檔立卡戶,主要是生產手工粉條。在了解情況后,宜靜積極協助合作社嚴把質量、管理、安全三個關口,積極協調解決村民的就業問題。“當時用扶貧資金入股后,我們每年都可以得到分紅。”村民賈建寧說,近年來,每到入冬粉條可以生產時,他就到合作社灶上做飯,兩三個月下來也能拿到好幾千元工資。
去年,為擴大生產規模,駐村工作隊協調爭取到合作社項目資金21萬元,新建了一座占地400立方米的彩鋼儲藏庫房和一座125立方米的冷庫,既延長了粉條的生產周期,又解決了粉條后期的儲藏問題。由于粉條是純手工制作,頗受市場歡迎,駐村工作隊又在銷售環節上想辦法、出主意,制定了相應的銷售方案,通過個人推銷、網絡宣傳、自主購買等方式,幫忙賣了1萬多公斤粉條。
近年來,子長市政協機關協調60余萬元資金,通過土地流轉,新建了70畝葡萄示范園。今年5月,剛搭建了35畝防雹網。“采摘園每天都得雇人,可以解決一部分村民的就業。”宜靜說,葡萄園預計明年可以掛果,而后將其打造成采摘園,進一步與鄉村旅游發展相結合。
在宜靜看來,激發貧困對象的內生動力,使貧困群眾樹立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至關重要。村民霍合臺長年在外打工,2017年的一場重病,讓家里陷入了艱難的境地。一家人回來后,妻子就在村里的葡萄園和合作社務工,還養一些雞,每年都能獲得一定收入。據悉,子長市政協辦免費給每戶貧困戶發放50只雞仔,并且幫他們賣雞蛋和公雞。
駐村后,宜靜發現十里鋪村三組、四組的村民自來水經常處于無水狀態。“我們要去100多米處擔水喝,飲水成了大問題。”村主任孫耀明說。水塔的水位不夠,宜靜就和村兩委商議,重新修建了一座高位水塔,協調工作隊出資購置了一個水泵和200米水管,解決了村民的飲水難題。
回想起剛駐村的時候,宜靜得知村上有遺留十來年的矛盾糾紛,于是他決定先穩定民心。“那一個多月,宜靜每天都會跑到那兩家村民家里反復勸說,有時會談到半夜。”孫耀明感慨道,在宜靜的努力下,雙方達成一致,簽訂了糾紛處理協議,十里鋪的村情越來越好。
如今,十里鋪村文化廣場上多了兩塊牌子:十里鋪村紅白理事會和十里鋪村幸福互助院。為減輕村民操辦紅白事的負擔,豐富20余名70歲以上老人的日常生活,駐村工作隊多方爭取項目資金25萬元,逐步完善紅白理事會和幸福互助院的設備及規章制度,計劃明年投入使用。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