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日前發布吸引養老人才新政,設立應屆畢業生入職獎勵,對本科及以上應屆畢業生入職養老服務行業的,將分三年發放6萬元入職獎勵;
上海市將建立養老護理員薪酬等級體系,推動實現養老護理員“進得來、留得住”;
浙江省麗水市計劃統一和規范全市養老護理人員培訓的課程設置、教材資料、學時規定、師資資格、培訓機構、考核認定、獎懲激勵、資金保障等內容……
12月1日,省政協圍繞“老齡社會服務保障體系建設”召開月度協商座談會(記者 杜靜波 攝)
近來,為解決養老服務人才困境,多地發出“政策紅包”,助力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進一步提升養老服務專業化水平。在省政協12月1日召開的“老齡社會服務保障體系建設”月度協商座談會上,人才培養成為建言焦點之一。
省政協委員崔亞麗:
高質量服務的呈現需要
高素質養老人才隊伍的支撐
“沿海地區打造‘有梯度、有精度、有深度、有溫度’的服務體系,而高質量服務的呈現需要高素質養老人才隊伍的支撐。”省政協委員,西北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國家微檢測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崔亞麗建議,我省應積極采用“互聯網+教育”模式,探索智能養老與專業服務人才培養路徑,通過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合理設置課程體系,提高老年服務科技化、信息化水平,不斷擴大人才培養規模,開展崗位培訓和在職遠程教育培訓,加快構建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框架下的綜合性人才隊伍培養機制。
省政協委員劉海靜:
加強老年醫學、康復、
護理等專業人才培養
省政協委員、省食品藥品監督檢驗研究院院長、黨委書記劉海靜建議,要加強老年醫學、康復、護理等專業人才培養,協調支持高等院校、中等職業學校等開設養老服務相關專業,鼓勵相關院校、培訓機構與用人單位合作開展訂單培養。同時,將養老從業人員培訓作為職業培訓和促進就業內容之一,提升護理人員專業化水平。
今明兩年我省將完成5萬名養老護理員培訓任務,到2022年實現所有養老護理員經職業技能培訓后上崗的目標。
7月28日,省民政廳、省人社廳、省教育廳和省財政廳聯合印發《陜西省關于促進養老護理員職業能力提升實施方案》,為提升養老護理人員職業素養和服務技能畫出“路線圖”,要求各地建立薪酬待遇與崗位績效、職業技能水平掛鉤的考核激勵機制,廣泛開展護理員崗位練兵活動,建立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競賽長效機制,對在國家和省級競賽中獲獎人員要給予表彰獎勵。通過培訓和輪訓,打造一支專業性強、結構合理的養老護理員人才隊伍,不斷提升養老護理員職業榮譽感和社會獲得感。
閻良區政協委員王瑞:
打造“一專多能”應用型人才
“綜合型管理人才缺乏,專業護理人員缺口較大,養老專業人才后繼乏力是當前養老服務人才困境的主要表現。”在今年10月舉辦的陜西省第三屆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競賽中,閻良區政協委員、閻良區德瑞養老院院長王瑞團隊收獲佳績,多年從業經歷讓王瑞對養老服務人才“人難招、人難管、人難留”更多了幾分思考。她建議,打造“一專多能”應用型人才,加快培養老年醫學、康復、護理、營養等方面專門人才;提高專業人員的服務能力,從實際需求出發開展技能培訓;壯大養老從業人員的整體力量,開發更多養老服務相關專業崗位,引導和鼓勵養老從業人員建立終身從業的職業規劃,發展更多能夠兼職從事養老服務工作的群體。
山陽縣政協常委徐毓才:
開展老年健康服務
相關從業人員繼續教育
就加快推進老齡社會專業化、職業化人才體系建設,山陽縣政協常委、山陽縣衛健局副局長徐毓才還建議,當前要大力開展老年健康服務相關從業人員繼續教育,在摸清養老機構、醫療機構老年病區、從事老年病臨床工作醫務人員、醫養結合機構建設情況等底數基礎上,根據老齡社會發展趨勢,分析研判老年健康服務人才需求,采取靈活多樣、切實可行的培訓培養方式,進一步壯大養老服務人才隊伍。
各界導報記者 滿淑涵/文
圖片來源于網絡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