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記者 杜靜波 攝
4月15日,陜西省政協召開月度協商座談會,會議圍繞“黃河流域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建言獻策。
省政協參政議政人才庫特聘專家,西安工程大學教授,省工業有機廢水處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發言:
通過在楊凌、渭南兩地進行專題調研考察和座談,對兩地存在一些問題,有了較為深切、具體的體會。作為國家渭河水專項(2009-2014),陜西省變清計劃(2012-2016)工業廢水處理與工程示范課題組副組長,結合這次調研與課題組十年來的積累,個人認為:目前應該對我省工業廢水達標排放的成績有清醒、客觀的估計。因為:(1)環保部規定的達標只是個別指標,而不是全面的達標;(2)達到的只是濃度標準,而不是排污總量等。因此千萬不能認為這方面工作已經大功告成,應該堅持不懈。
渭南市整體發展已受到水資源狀況嚴重的制約,反映出來的問題、挑戰與機會較多。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工業廢水水污染控制方面
近年來渭南市做了不少努力與具體工作。以渭化集團為例,該廠取水量從1900萬方下降到目前1200萬方。通過工藝治污、中水提質與分質利用等措施,該公司水資源利用取得了很大進步。但也發現目前存在以下2個問題:①廢水排放執行《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及《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GB/T31962-2015),廢水排放標準過低(《黃河流域(陜西段)污水綜合排放標準》(DB61/224-2018));②主要由沋河水庫供水,已與市民飲用水的有效供給產生矛盾。
渭化集團作為在我省“八五”期間建設的重點化工項目,是典型老舊煤化工企業代表。該廠取水量、廢水量大并且水質十分復雜,廢水毒性強。對標環保部2015年“現代煤化工建設項目環境準入條件(試行)”中要求“減少新鮮水用量,具備條件的地區,先使用礦井疏干水、再生水。缺水地區應優先選用空冷、閉式循環等節水技術。取用地表水不得擠占生態用水、生活用水和農業用水”,渭化在水資源利用方面還需進行大量工作。建議以渭化為代表的大型企業利用“水平衡測試(按住建部要求企業每3年一次)—水網絡集成—外排污水深度處理回用”過程系統工程方法,提高其清水使用率、廢水回用率、廢水排放標準,并采用高新工藝技術手段降低單位產品耗水量。該廠大量廢水若能回收和利用,對于當地經濟與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
2012年投產的陜西延長石油氟硅化工有限公司(總投資17.7億元)受限于陜南特殊的水資源與環保嚴格要求,通過努力在節水方面取得了以下成績:(1)一次水年綜合噸產品耗水量由2018年6.31噸下降到2019年4.64噸,2020年4.86噸;(2)一次水年用水量由設計取水量92.96萬噸/年下降到2018年16.86萬噸,2020年10.49萬噸。這說明我們企業是能夠實現生產與水資源利用協調發展的。
二、市政中水、再生水資源化利用方面
2021年國家發改委、科技部等十部門《關于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的指導意見》核心目標是到2025年,全國地級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25%以上(目前陜西再生水利用率為5.81%,全國排24名);在缺水地區和水環境敏感區域,城鎮生活污水資源化利用項目主要領域之一為工業利用。目前楊凌、渭南兩地將當地中水用于熱電廠用水是一個非常成功的案例,從技術上來講,將市政中水用于工業企業(如渭化集團)應該是可行的,建議渭南市政府與渭化集團一起探討此建議的可操作性。
今年3月26日,生態環境部已啟動為期2年的黃河流域入河排污口(包括渭河)排查整治專項行動。借助這次排查東風,建議省環保廳、工信廳、節水辦等部門與相關研究單位進行協作,或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切實摸清、量化我省各地主要工業企業取水與節水水平、工業廢水治理現狀、單位產值耗水量與面臨的其他問題。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解決此方面問題。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