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縣是以鋼鐵、鋅鋁、建材、化工等產業為主的傳統工業大縣,是省市冶金工業重要基地,工業經濟占比達70%以上,是陜西省政府命名的“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十強縣”。“十三五”以來,縣上把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作為主攻方向,堅持把循環工業園區發展作為工業經濟轉型升級增量發展的關鍵支撐,著力在基礎完善、鏈條延伸、產業聚集上狠下功夫,基本形成了“一園三區”的發展格局,園區聚集和承載產業能力穩步提升。" />
記者 杜靜波 攝
5月31日,省政協月度協商“以產業園區為抓手 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座談會召開。
漢中市勉縣政協主席李劍飛發言:
勉縣是以鋼鐵、鋅鋁、建材、化工等產業為主的傳統工業大縣,是省市冶金工業重要基地,工業經濟占比達70%以上,是陜西省政府命名的“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十強縣”。“十三五”以來,縣上把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作為主攻方向,堅持把循環工業園區發展作為工業經濟轉型升級增量發展的關鍵支撐,著力在基礎完善、鏈條延伸、產業聚集上狠下功夫,基本形成了“一園三區”的發展格局,園區聚集和承載產業能力穩步提升。
一、工業園區發展基本情況
勉縣循環工業園區從2017年創建以來,緊緊圍繞“綠色循環、延鏈補鏈”的總體思路,堅持創新發展,統籌縣域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按照“鋼鐵精深加工、現代材料、裝備制造、農副產品精深加工、新能源、新型建筑材料”六業并舉產業定位,規劃了周家山循環經濟產業聚集區、褒城新型材料產業聚集區、中小微企業孵化園區“一園三區”,園區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呈現出產業化、特色化、規模化、集約化的良好發展態勢。五年來累計投資7億余元,收儲土地1500畝,建成園區道路5條、標準化廠房18萬平方米,水、電、路、氣、訊等基礎配套基本到位,目前入園企業已達24戶,其中已建成投產企業11戶,在建13戶。2020年實現工業總產值292.8億元,占全縣規上工業總產值93.8%,實現營業收入319.5億元。
二、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園區建設資金來源單一。建設資金主要依靠政府投資維系,地方財政壓力較大。由于資金短缺問題影響了后續基礎設施建設,土地收儲工作進展緩慢。二是土地瓶頸難突破。隨著園區基礎設施不斷完善、落戶企業日益增加,剩余土地已不能滿足后續企業落戶需求,加大土地收儲力度已迫在眉睫。三是招大引強稍顯薄弱。目前入駐園區企業雖在穩步增長,但是仍缺乏帶動能力強、經濟效益好的高質量項目落戶,同時落戶項目未能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和規模較大的產業集群。四是管理體制機制不活。園區管委會是建設發展循環經濟產業園區的主體,一方面要抓園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和項目的組織協調實施,另一方面要做好招商引資和入駐企業的配套服務。現有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不能夠適應園區發展需要。
三、幾點建議
(一)強化園區聚集功能。堅持把園區發展與產業轉移的大趨勢結合起來,與培育和壯大特色產業結合起來,緊扣“綠色、新型、環保”三個原則,重點圍繞鋼鐵、冶金、建材、化工等企業的轉型升級、農副林特、中藥材深加工、旅游特色商品、新材料加工等產業,強化上下游企業、相關聯企業資源整合力度,集中向園區聚合,使入園企業形成循環發展鏈條,共生共榮,實現可持續共同發展,力爭在“十四五”末建成千億元園區。為此,建議省上將勉縣循環工業園區列入重點園區發展序列,從更多方面予以支持和幫助。
(二)搶抓機遇,努力解決制約發展的土地、資金等難題。一是建議省上出臺縣級循環工業園區建設優先用地相關政策,對園區建設用地合理調劑年度指標,確保收儲一批調整一批,切實做到項目用地有保障。二是建議省上有關部門在節能降耗、資金投入、專項債券等方面,在政策和項目上給予支持,尤其在園區建設融資方面出臺更多優惠措施和政策。
(三)加強組織領導,推動園區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為充分發揮園區管委會的核心作用,建議省上相關部門制定全省統一的縣級工業園區管理機構設置指導意見,適當提高機構級別,進一步理順管委會的機構編制、職責范圍、管理權限,應選配一批懂經營、會管理的干部充實園區隊伍,真正實現入園項目、入園企業的全程監督管理、“一站式”跟蹤服務,確保企業“來的了,發展好”。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