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最近有部分群眾反映,城區鳳凰廣場附近河堤路,有人將戶外睡袋綁在新栽的綠植上玩耍,建議有關部門加強管理。”7月8日,漢陰縣政協社情民意信息員交流群里,社情民意信息員張再輝反映了這個問題。
看到群里的消息后,縣政協辦隨即聯系鳳凰廣場管理辦公室,建議加強日常巡查管理,引導群眾文明行為習慣養成。工作人員當天下午聯系縣政協辦,反饋縣政協辦轉交的問題已得到妥善辦理。
通過社情民意信息員收集反映問題,縣政協辦轉交相關問題給有關部門辦理,是漢陰縣政協用好社情民意,為民辦實事的一種有效途徑。今年以來,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成果,漢陰縣政協積極發揮各鎮、各行業社情民意信息員作用,發動各界別政協委員和委員工作室收集民情民意,將群眾反映的急難愁盼問題轉交相關部門辦理,從而增強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今年,漢陰縣繼續大力推行產業基地矮稈作物套種,擴大各村合作社增收渠道,有效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據統計,僅土豆一項,漢陰縣今年的播種面積預計達到5.6萬畝,產量預計達1.3萬噸,土豆豐收讓群眾倍感欣喜,但隨之而來的銷售難題卻讓群眾犯難。
5月19日,縣政協委員楊曉琴和好幾名政協委員在工作中發現,各村合作社普遍存在著土豆銷售難題。因為新鮮土豆保存時間較短,如果不能馬上銷售出去,就會出現不必要的經濟損失。于是,楊曉琴和其他政協委員將這一情況反饋給縣政協。縣政協立即撰寫社情民意信息《關于“讓土豆豐收又增收”的幾點建議》,建議相關部門摸清全縣各鎮各村土豆總產量和待銷售總量等基本信息,加大土豆推廣宣傳力度,開拓土豆銷售渠道,增加土豆銷量。縣政協號召政協委員積極行動起來,幫助合作社開拓銷售渠道,幫助群眾實現增收。楊曉琴聯系縣供銷聯社,動員學校、機關、餐飲企業等土豆需求方到各村合作社采購土豆,及時消化土豆存量。
澗池鎮南郡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就是受益的合作社之一,今年,該合作社種植土豆20余畝,產量達18000多斤。得知合作社缺乏銷售渠道后,縣供銷聯社組織車輛到田間地頭收購,解決合作社的燃眉之急。
“目前,我們合作社的土豆已全部售完,實現銷售收入18000多元。再加上其它種植項目,合作社目前累計用工1015人次,到7月初,合作社共支付務工群眾工資93.5萬元,讓搬遷群眾足不出村就增加了收入。”紫云南郡搬遷社區黨支部書記張紅霞說到。
除了現場采購外,縣供銷聯社與各鎮合作社合作,利用供銷電商平臺、抖音、微信,線上線下結合,積極拓展農產品銷售渠道。到目前為止,僅土豆一項,縣供銷聯社已幫助各合作社銷售超過13萬斤,其他農產品則在積極銷售中,極大地緩解了各合作社農產品銷售壓力。
老舊小區改造是廣大群眾關心的問題,也關系到群眾的切身利益,在縣政協月份組織的干凈、暢通、宜居文化“四個城市”專項調研之前,多名政協委員就老舊小區改造向縣委縣政府提出意見。
今年,漢陰縣加大已濱河世紀花園為代表的老舊小區改造,為群眾創造宜居環境。縣城種子公司小區就是受益小區之一,該小區共有業主10戶,住戶16戶,流動人口100余名。為規范管理,業主委員會制定社區管理辦法和管理制度,按照住戶每平米0.5元、商戶每戶每平米1元標準收取物業管理費。為增加收入,小區設置了7個收費停車位,加上物業管理費收入,小區的正常運轉就有了保障。
“現在小區的居住環境比以前住舒服多了,比起以干凈多了,簡直是大變樣了!”業主趙仁海打心里感到高興。
執行停車收費前,漢陰城區部分街道很難找到車位,群眾辦事想找到車位要找一會兒才行,出門辦事群眾對此意見較大。為此,縣政協委員經過深入調研,將群眾意見反饋給住建、交管部門,希望停車難問題得到及時解決。今年3月28日,漢陰縣在城區北城街西段、河濱路、鳳凰大道、鳳凰廣場周邊啟動實施停車收費管理,引導有序停車風氣的形成。據不完全統計,漢陰縣城區道路停車位已達到1316個,開放小區地下停車位2675個。后期,漢陰縣城將建成更多地下停車位,規劃更多地面停車位,滿足群眾出行需求。
“現在實行停車收費后,城區找到停車位比以前容易了,真的很方便。”說到停車難問題的解決,縣政協委員沈桂芝深有感觸。(通訊員 鄧永新)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