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實習記者 來昌榮 通訊員 余書升)脫貧攻堅戰打響以后,寧陜縣政協機關認真貫徹落實各級決策部署,聚焦脫貧退出核心指標,認真履行包幫職責,不斷強化工作措施,傾情開展對口幫扶,包幫的金川鎮小川村村容村貌極大改觀,產業建設富有成效,民生保障堅實有力。
2019年小川村整村脫貧,2020年在冊貧困戶達標清零,累計脫貧156戶474人,連續四年獲得脫貧攻堅考核一等獎,在全縣開展的“五星村”競賽活動中累計摘得13顆星,連續四次榮獲“脫貧攻堅之星”。縣政協機關連續5年被縣委縣政府命名為脫貧攻堅優秀幫扶單位,機關干部5人榮獲市縣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稱號、1人榮獲縣首屆脫貧攻堅勞動模范稱號。
盡銳出戰 派強駐村力量
選派具有較高政策理論水平和豐富基層工作經驗的原經科委主任歐能高同志擔任駐村第一書記,選派機關科級領導干部到村擔任駐村工作隊副隊長,選派工作認真負責的同志駐村幫扶,實現精準派人、盡銳出戰,為扎實高效推進幫扶工作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
網格管理 壓實包幫責任
整合“四支隊伍”力量,實施五級網格管理,明確各級網格員工作職責,筑牢脫貧攻堅包幫責任,層層傳導壓力。結合機關人員變化,對干部結對幫扶任務及時微調,保證脫貧攻堅幫扶不斷檔,每名干部幫扶4至6戶,實現了幫扶責任全覆蓋。
開拓創新 注重建章立制
由駐村第一書記牽頭制定的《小川村脫貧攻堅工作隊管理制度》被《寧陜組工》刊發,在全縣推廣。在包幫村集中開展清理生活垃圾、清理柴草雜物亂堆亂放、清理裸露人畜糞坑,拆除斷壁殘垣,改變影響農村人居環境的不良習慣為主要內容的“三清一拆一改”工作,形成了環境衛生綜合整治的“小川模式”,《探索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小川經驗”》在安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簡報登載。
培樹典型 強化示范引領
在包聯村持續組織開展自強脫貧標兵、勤勞致富標兵、孝老愛親標兵、環境衛生標兵評選表彰,定期組織召開外出鄉賢群英座談會,倡導開展戶容戶貌、村容村貌和群眾精神面貌打造等一系列活動,為廣泛凝聚人心、促進自主脫貧聚合起強大的正能量。
駐村第一書記歐能高同志舍小家、為大家,臨近退休仍堅守脫貧一線,陜西日報、各界導報、安康日報等多家媒體進行深度報道,個人被評為縣級脫貧攻堅勞動模范、優秀第一書記、優秀共產黨員,榮獲全市脫貧攻堅突出貢獻獎并被市委市政府記二等功,為全縣幫扶干部樹立了學習的榜樣和標桿。
精準施策 增強幫扶實效
緊跟市場需求,立足村情戶情,發展特色產業,夯實增收基礎。指導組建種養殖農民合作社3個,累計新建核桃園2600余畝、五味子種植基地200畝、天麻改良栽培示范基地50畝,板栗園和核桃園科管8800余畝,發展天麻和豬苓12萬余窩,種植白芨、烏藥、丹參570余畝,出欄商品豬2000余頭、商品雞8800余只;加大小額信貸扶持力度,累計投放脫貧貸35筆、互助資金69筆,合計放貸227.6萬元;建立互助資金協會,發展會員114人,擁有資金64.35萬元,發放貸款69戶、59.1萬元。與市政協和省農發行加強溝通,為小川村累計協調、投入資金1600多萬元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完成土坯房改造54戶、異地扶貧搬遷59戶,完成“三清一拆一改”環境衛生綜合整治76戶;新建和改造人飲工程9處,修復灌渠2000余米,恢復水毀農田20余畝,新建安心菜園6畝,新修平板橋6座、加固鐵索橋1座;新修產業路6公里,新建移動通訊基站1處,新建小川村兩委活動室,安裝路燈150盞,新建垃圾填埋場1處,完成金川鎮集鎮街道改造、小川小學改造提升工程。支持小川村興辦掛面廠生產手工掛面,年銷售收入達100余萬元,增加就業崗位40個、解決貧困人口就業20余人,促農增收27萬元。
凝聚合力 提升脫貧質量
為包幫的小川村直接投入資金67.7萬元,幫助引進各類資金137萬元。爭取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政協捐資20萬元支持金川鎮發展產業??h政協委員包聯貧困戶500余戶,為貧困戶直接捐資437萬余元,委員所在企業安排貧困戶就業173人,輻射帶動472戶貧困戶發展產業。
組織政協委員奉獻愛心,為金川鎮、筒車灣鎮籍62名大學新生發放愛心獎學金21.5萬元,為金川鎮重傷兒童籌集善款6.2萬余元。募集資金95.5萬元,表彰邊遠學校優秀教師47名,省市級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和教學骨干63名,發放獎金55.1萬元,有力促進了全縣教育扶貧工作。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