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孫鵬剛 記者 韓永國 )7月20日,由人民政協報社、人民政協網主辦的政協助力基層治理和服務界別群眾研討會暨首屆人民政協"委員工作室(站)"案例征集活動·"最美基層政協委員"頒獎禮在北京隆重舉行。咸陽市武功縣政協王永國委員工作室在評委嚴格評審和網絡投票中沖出重圍,榮獲人民政協報首屆"優秀委員工作室(站)"!
首屆人民政協"委員工作室(站)"案例征集活動從5月20日起,向31個省級政協、15個副省級政協陸續發出征集函,累計收到有效報名表近600份。經過初選、復選和網絡投票,最終39個委員工作室(站)獲頒"優秀委員工作室(站)" 榮譽稱號,5個省政協機構獲頒"最佳組織機構獎"。
咸陽市政協堅持把委員工作室建設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6月下旬在武功縣組織召開了市(區)縣兩級政協委員工作室建設推進會,印發了《政協咸陽市委員會關于推進委員工作室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1年底在全市政協系統建設100個委員工作室,并將于近期對第一批30個委員工作室進行集中授牌,全力將委員工作室打造成開展"雙走進"活動、"9·21委員活動日"、"走基層、訪委員、聽心聲、辦實事"活動的新載體、學習交流的新陣地、聯系群眾的新紐帶、反映民意的新渠道、協商議政的新路徑、展示風采的新窗口,齊心協力打造"群眾身邊政協"新形象。
王永國委員工作室是武功縣政協2017年7月首批授牌的委員工作室之一,以農資服務為特色,聯系轄區及周邊委員13名。通過公開姓名、職務、聯系方式,亮明身份,讓委員走進群眾,讓群眾靠近委員,使委員由過去的一個"會議委員"變成了現在的"天天委員"。工作室成立以來,共收集反映民生問題68條,社情民意信息52條,提交平時提案56件,先后就獼猴桃果業保險、小麥條銹病害防治、農村殯葬改革等問題提出意見建議,為促進地方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做出積極貢獻。工作室負責人王永國還積極參與精準脫貧工作,與貧困村結成幫扶對子,捐贈化肥30多噸,資助貧困學生15名、貧困群眾16戶,抗擊疫情捐贈物資20余萬元,充分體現了政協委員的責任和擔當。經過近四年的探索實踐,王永國委員工作室已成為武功縣政協領導下的深入基層一線的工作窗口、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服務群眾的橋梁紐帶,充分發揮了凝聚共識的宣傳點、建言資政的信息點、深度履職的示范點、界別委員的活動站及開展基層協商的新平臺的"三點一站一平臺"作用。《陜西日報》先后刊發《委員工作室:群眾身邊的"解憂雜貨店"》《委員工作室:建在百姓心坎上——全省各級政協持續推動履職向基層延伸》,陜西省政協官網刊發《委員工作室讓履職更高效》,《各界導報》頭版頭條刊發《武功縣政協:委員履職工作室成了"群眾辦事處"》等報道對王永國委員工作室發揮作用、履職盡責進行了廣泛宣傳,彰顯了政協委員新風采,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