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澗縣政協增強學習“十性”,推動全員“充電蓄能”,不斷增強政協全體干部職工的“內功”和實力,為開展好政協工作提供“硬件”支撐。
今年以來,該縣政協精心制定了《政協清澗縣委員會機關學習制度》,從學習的目的、學習的重點、學習的方法、學習的要求、學習的評價等方面對學習統籌優化細化量化,增強學習的“十性”,推動機關學習走穩走深走實。
一是全員性。要求縣政協干部從縣級領導到一般干部,從政秘人員到后勤人員都要參加集體學習,人人個個參學;二是帶動性。突出以集體學習帶動個人自學,以個人自學助力集體學習,形成雙向發力;三是定期性。確定每周二為固定學習時間,堅持不斷、雷打不動;四是豐富性。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政治理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知識、法律法規、《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和政協業務知識、飲食健康和體能鍛煉等方面的知識,拓寬學習領域,豐富學習“菜單”;五是方法性。把機關日常學習與外出考察學習、線上與線下學習、領學跟學與交流研討等相結合,靈活多樣,有滋有味;六是有序性。結合實際,制定《2022年學習計劃》,確定每周集體學習的主持人、主講人和學習內容,做到“對號入座”、提前準備、按時完成,整體有序推進;七是約束性。集體學習實行簽到制,全體人員必須按時參加,不得無故曠學,保證參學率;八是量化性。全體干部職工記學習筆記,科級干部和一般干部每人每年分別不少于20000字、15000字;科級干部和政務人員每人每年撰寫心得體會、調研文章分別不少于2篇、1篇,以取得“量變引起質變、學以致用、學以促提”的效果;九是督促性。縣政協辦要隨時檢查抽查機關干部的學習筆記、撰寫心得體會和調研文章等學習情況,每半年綜合通報一次、定期動態監督推進機關學習;十是考核性。縣政協辦對集體學習情況進行實事求是的登記和評價,作為年終考核的重要依據,獎勤罰懶、獎優罰劣,激勵、倒逼“兩管齊下”。(記者 許鵬 通訊員 陳旭曄)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