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的羊毛輕紡業、羊毛服裝產業在上世紀90年代以前曾是榆林地區原有工業的支柱產業,在榆林工業經濟發展史上,留下了輝煌的一頁。進入21世紀后,部分商販的不法行為敗壞了榆林羊毛的市場聲譽,加之整個產業研發創新能力不足,缺乏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存在產品技術含量不高、附加值較低、產品結構單一等問題。榆林羊毛紡織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逐漸下降,榆林在全國紡織及羊絨行業話語權逐漸喪失。
其實,榆林發展羊毛輕紡業,擁有獨特的資源優勢。榆林是中國非牧區第一養羊大市和山羊絨產量第一大市,2020年全市羊毛產量達4500多噸,山羊絨產量為1500多噸,原絨產量占全省的90%、全國的10%。這也是榆林市政協委員、子洲縣副縣長王小萍在今年兩會上提出推動榆林市羊毛輕紡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重要依據。
“羊毛輕紡產業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產業,可以吸納大量農村勞動力就業,對脫貧人口保就業、促增收,實現榆林一二三產融合,推動鄉村振興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和作用”。王小萍委員介紹到,榆林白絨山羊絨纖維細度、長度和產絨量均居全國先進水平,具有纖細、柔軟和輕暖的特點,是輕紡產業的上等原料,被譽為“纖維寶石”和“軟黃金”。從帶貧效應來看,榆林市白羊絨存欄452.6萬只,是全市鄉村振興產業富民的第一大農業支柱產業。
如何推動羊毛輕紡產業高質量發展,王小萍委員指出首先要加快輕紡產業園區建設,培育和引進一批發展潛力大、創新能力強、帶動性強的龍頭企業,引導其他中小規模羊毛絨企業進園發展,形成產業集聚效應;其次,應加強政府科研立項和對企業科研投入的補貼,推動加工制造工藝升級、裝備設施提升改造等,將企業數字化建設投入列入稅收優惠政策對象,引導企業向專業化、個性化、智能化發展;按照高端特色、錯位競爭的戰略定位,建立全國超細白絨山羊工程院,著力于良種培育研究、羊毛絨原料品質提純、分梳技術提升、高端羊毛絨服裝研發等,重點提升原料品質,以超細羊毛絨為主打方向,推動價值鏈高端化,實施產品品牌提升戰略,打造“榆林羊絨”區域品牌。(記者 許鵬)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