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陳雪
春暖花開,萬物復蘇。3月27日下午,延安市政協六屆一次會議舉行大會發言。9名市政協委員圍繞健康延安建設、經濟高質量發展、優化營商環境、發揮紅色資源優勢、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等建言獻策,為譜寫延安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獻計出力。
靳玲玲委員
近年來,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趨勢下,延安市公共衛生服務工作呈現出大衛生、大健康的良好發展態勢。延安市政協委員靳玲玲在發言中認為,公共衛生服務工作成績喜人,但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時,還是暴露出體系建設不夠完善、人才隊伍薄弱、處置能力不足等問題。
“要盡快解決實驗室、消毒消殺設備、流調裝備等硬件不足的問題。”靳玲玲建議,應按照公共衛生機構建設標準,加大投資力度,提高疫情防控應急能力;以人才需求為導向,探索實施面向本土學生的定向培養模式,壯大公共衛生人才隊伍;以基層為重點,推動優質公共衛生資源向基層延伸,織牢織密全市疫情防控網。
錢小青委員
據統計,截至目前,全國個體工商戶已經突破1億戶,民營企業數量超過4000多萬家。據延安市政協委員錢小青調查,企業到延安來參加學習培訓、接受革命傳統教育的愿望十分強烈。近年來,延安市積極邀請全國各地非公經濟人士來延安參加培訓6萬余人,取得了良好成效,也積累了豐富的培訓經驗。
錢小青說,延安豐富的紅色資源優勢和延安精神等寶貴的思想財富,為全國非公經濟人士來延安開展學習培訓創造了良好條件,“比如與現代企業家精神高度契合的南泥灣精神等”。錢小青建議,延安市委、市政府應將開展非公經濟人士教育納入重要工作,設立專門機構,積極建設“延安非公經濟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培訓學院”;探索延安民營培訓機構高標準、高質量集群化發展模式,深入研究延安精神與企業家精神在內涵上的契合點,使教育培訓成為帶動延安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高鵬程委員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依然在農村,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至關重要。
延安市政協委員高鵬程在調研中發現,去年,延安市脫貧戶人均純收入中生產經營性凈收入占比僅18.79%,占比較低,穩定性不夠高。高鵬程認為,延安仍面臨穩定脫貧基礎薄弱、農村基礎公共服務設施不平衡、聯農帶農工作機制不健全等問題。為此,他建議,要堅持規劃先行,形成合力,做到早發現、早干預、早幫扶;大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提升建設成效,走出一條具有延安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