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木材對外依存度超過50%,依靠國家貿易來平衡木材需求的難度也越來越大,木材安全形勢日益嚴峻。為緩解我國木材供需矛盾和對外依存度持續增高的突出問題,從2011年以來,國務院以及相關部門曾先后多次發文明確提出“建立國家儲備林制度”,從國家層面和戰略高度對木材戰略儲備做出重大決策。陜西省規劃到2035年,將在57個縣建設國家儲備林基地,總面積達到28萬公頃。其中,榆林市共規劃7個縣區,約35萬畝。
“近年來,榆林市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以打造黃土高原生態文明示范區為目標,全力實施‘北治沙、南治土、全市齊治水’戰略,成果顯著。但榆林市生態脆弱的現狀仍未得到徹底改變,存在防護林面積不足、質量不高等問題”。榆林市政協委員、陜西林業生態研究院院長薛祺表示,國家儲備林項目建設是保障國家木材安全戰略的重要舉措。推進國家儲備林建設,既是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生動詮釋,又是推進林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助推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是精準提升森林質量的重要工程,更是打造榆林最亮底色和最美名片的重要舉措,對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薛祺委員建議,加快榆林市國家儲備林基地建設,有關部門需要從從幾個方面著手,一是要牢固樹立國土“空間”綜合治理的國家儲備林建設理念,全面提升國家儲備林生態系統碳匯能力;二是著力打造防治“二次沙化”國家儲備林屏障,科學釋放國家儲備林紅利,賦能鄉村振興建設;三是深入開展森林土壤普查,助力國家儲備林建設,結合區域優勢,打造高質量國家儲備林示范基地;再就是要鼓勵引導多元投資主體參與到國家儲備林的建設當中來。(記者 許鵬)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