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通訊員 姚富軍 王夢秋)“學區、園區、社區看似‘各自為陣’,其實緊密相連、相互作用”“子女安心學業,家長安定就業,家庭才能安居樂業,社會才會安定有序,國家才有長治久安”“校長是魂、教師是根、教育是本,培育好校長和好教師是漢陰教學質量提高的必要之舉。”
4月15日,圍繞“學區+園區+社區”聯動工作機制,漢陰縣政協牽頭組織了一場生動活潑的協商座談會。縣政協黨組書記、主席劉定東,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周星,縣政協副主席唐志惠、熊兵等出席,縣政協副主席吳雄主持會議。縣政府辦、縣教體局、經開區等10個縣直部門,漢陽鎮、鐵佛寺鎮2個試點鎮、2個社區、2個企業負責人和部分教育界、經濟界政協委員參加協商。
如何整合優化教育資源布局?如何解決‘陪讀媽媽’和用工企業之間的兩難問題?如何建立打通學區+園區+社區的長效機制?大家圍繞《漢陰縣統籌“三區三業”推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實施方案》《漢陰縣教育“三名”工程實施方案》,就我縣當前城區中小學布局與規劃、教育教學質量提高、校長和教師隊伍建設、家校共育、穩崗就業等方面存在熱點、難點、堵點問題,暢所欲言,建言獻策。會議持續4個小時,盡管“拖堂”半個小時,但大家熱情絲毫未減。
周星代表縣委縣政府,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漢陰教育事業發展的縣政協和社會各界人士表示感謝。她指出,以抓教育質量提升為切入點,統籌解決園區企業“招工難”、家長“就業難”和子女“優學難”,是縣委、縣政府堅持問題導向,從小處著眼、從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著手,破解經濟社會發展中突出矛盾和問題,推動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而采取的“組合拳”,各級各部門要在思想上重新認識推進“三區”聯動工作的重要意義,在行動上認真消化和吸收本次協商座談發現的“新問題”、提出的“金點子”,進一步修改完善總方案和子方案,確保各方形成合力、穩步推進、取得實效。
深入坦誠的協商出共識、出辦法、出感情、出團結。劉定東指出,新一屆縣政協把“‘三區’聯動促教育優質發展和穩崗就業”作為2022年度首場協商活動,是落實縣委十六屆二次全會精神的重要舉措。一要破除思維定式,凝聚思想共識。破除辦好教育“唯教師”,辦好教育與搞好發展相矛盾,學區、園區、社區各管一攤、互不相干的思維定式,凝聚起家庭、學校、社會、政府共同抓教育,辦好教育就是搞好發展、搞好發展必須辦好教育,家長陪伴就是教育、家長就業就是發展,“三區”聯動、融合發展的思想共識。二要集中各方智慧,細化優化方案。樹牢“一盤棋”思想,既站位教育談教育、立足發展談發展,又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發展謀發展,充分認識教育是發展的手段和環節,發展是教育的目標和反映,從加大本級財政預算支持、健全“三區”互動機制、打通優秀教師流動渠道、提高教師社會地位等方面,進一步提升“三區”聯動和“三名”工程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三要匯集各界力量,推動三區融合。圍繞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縣政協和政協委員要帶頭宣傳動員、持續參與,多商量突破各自壁壘,多渠道打通溝通機制,聚眾力推動工作落地,用實際行動為推進“三區”聯動工作做貢獻,以“三區聯動”推進“三業共興”,實現教育質量提升、穩崗就業、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共贏局面。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