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陽縣政協
為加快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提高政務服務水平,今年4月,千陽縣政協組成調研組,采取現場調研、座談討論、走訪審批服務對象等方式,對全縣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情況進行專題調查,并就存在問題和困難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對策及建議
打通網絡,強力整合,在“一網+一門”上求突破。一是強化頂層設計。建議省級層面成立專職行政審批服務機構,加強省級行業部門之間的溝通協調和對基層工作的督查指導。同時,完善基層網辦業務考核標準,減少考核紙質資料,提高網辦效率。二是加快并網步伐。對于行業部門還在運行的專線專網要盡快并網,明確并網時限,對于特殊行業的審批平臺要分級分類,有計劃有步驟的提出整合期限,特別是老年人養老保險和高齡補貼的生存認證系統,群眾意見很大,要督促其盡快完善更新軟件功能和技術操作程序,強力整合,補齊短板,同步推進。
明確責任,橫向聯動,在“寬批+嚴管”上聚合力。一是健全審管聯動機制。按照“誰審批誰負責、誰主管誰監管”的原則,制定信息推送清單責任制,完善審管聯席會議制度,把監管責任主體、時限、范圍及處罰和審批程序做到無縫對接,使審批和監管不斷檔。二是加強審批信息對接。審批部門要第一時間將審批信息推送到監管部門,監管單位要第一時間建立監管臺賬,發現問題要及時向審批部門正式告知。三是加強執法隊伍建設。要加強執法監管人員的業務培訓,提升文明執法,提高辦案效率,維護市場秩序。四是健全監督評價機制。要建立“紀委監管+社會監督”平臺,對各部門政務服務事項、人員進駐和集中辦公等情況進行監管,對執法單位的跟蹤監管情況進行巡視巡察,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同時,要建立政務服務好差評制度,推動形成愿評、敢評、評了管用的工作局面。
突出專業,狠抓學習,在“引進+培養”上見實效。一是強化人才引進。要針對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等技術含量高、難度大的崗位,制定高素質專業人才引進計劃,用專業人才保證審批效率。二是狠抓培訓學習。要根據不同崗位的人員特點,建立輪訓培訓機制,把理論與實操結合起來,開展學習、培訓、交流和技能比武系統化推進,讓每個崗位的工作人員都變成行家里手。三是建立AB崗工作制。要保持窗口工作人員相對穩定,服務窗口工作人員要一職多能,不能因一項業務工作人員缺位,導致該辦的服務事項緩辦,急辦的服務事項延辦。
健全機制,強力保障,在“軟件+硬件”上上臺階。一是明確責任主體。要明確縣、鎮、村(社區)三級政務服務中心的管理責任,對業務指導、人員管理、工作考核和設施配備等實行清單式管理、節點化推進、責任化落實,做到工作有人管、業務有人抓、經費有保障。建議對鎮、村(社區)政務服務人員,實行垂直管理,由縣行政審批服務局選派、管理、考核。二是加強標準化建設。要在財政預算中增加專項改革保障經費,加大硬件設施、操作平臺的投入,高標準建設和完善各級政務服務大廳,在保障縣級政務服務大廳電子化、數字化、智能化、標準化建設的基礎上,重點保障鎮村(社區)便民服務中心(站)設施設備更新,著力打造上下聯動、高效便捷的服務體系。
錨定目標,細化措施,在“一諾+服務”上創品牌。一要更新理念,篤定目標。要立足爭創全國一流營商環境目標,從縣域經濟突破發展的高度、思想解放創新的深度充分認識踐行承諾的重要性,強化責任擔當,自覺守信踐諾,及時高效履職,公開透明服務,打造“千鈞一諾、陽光服務”政務品牌。二要強化擔當,履行承諾。要把“一言九鼎的承諾、極簡極速的審批、陽光高效的服務、永不止步的創新”服務理念落地生根,成為社會廣泛認可、具備區域影響的政務服務品牌。要強化責任擔當,從嚴格執行法律法規規定、促進政策落地落實、建設誠信政府、公開政府信息、履行行政合同、改革審批服務、優化便民利企服務舉措、提高服務質量等方面,主動踐行承諾,樹立服務型政府的良好形象。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