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政協主席楊光遠
□ 記者 陳雪 文/圖
新時代政協人當有怎樣的新風貌?又如何擔當作為,成為一名合格的政協人?在今年3月28日延安市政協六屆一次會議上被選舉為市政協主席時,楊光遠就開始思考這些問題,謀劃政協工作。
解放思想,腳踏實地。創新“主席接待日”、修訂完善《政協延安市委員會提案工作條例》等制度、打造“書香政協”·延安·延(研)悅讀讀書活動、強化調研協商、營造學習培訓氛圍……在楊光遠的領導下,延安市政協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和篤定力行的務實作風,通過創新之舉和實干成效,在4個月的履職實踐中廣泛凝聚共識、匯聚合力。
楊光遠說,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識是奮進的動力”“人民政協要把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作為政協履職工作的中心環節”,這既是新時代人民政協的新使命,也是政協事業的永恒課題。
“這些敦煌壁畫高保真復制品、復制洞窟、攝影藝術作品,讓敦煌、延安兩地文化遺產千里相逢,這場精神文化盛宴增強了我們的歷史責任感。”5月23日,楊光遠帶領全體機關干部參觀莫高窟壁畫展覽,干部們紛紛表示受益匪淺。在政治引領中凝聚思想共識,楊光遠認為,將延安精神與黨史學習教育結合起來是加強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通過在延安革命紀念館、延安魯藝紀念館等紅色教育基地開展學習實踐和主題黨日活動,機關干部在延安精神的學思踐悟中滋養初心、淬煉靈魂,進一步堅定了信念、凝聚起共識。
年初,延安市政協黨組細化完善了《黨組成員聯系市級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工作辦法》《中共黨員委員聯系黨外委員名單》,明確要求市政協黨組成員每年至少2次到所聯系的民主黨派、工商聯,互通情況、聽取意見,黨內委員每人聯系2—3名黨外委員,走訪黨外委員每年不得少于4次,主席牽頭聯系走訪縣區政協,引導縣區政協、各民主黨派、黨外委員堅持基本政治原則和政治立場,維護團結合作的共同政治基礎,堅持黨的“兩個全覆蓋”從“有形覆蓋”向“有效覆蓋”轉變,凝聚政治共識。
“‘主席接待日’已經成為延安市政協建言資政的新平臺和凝聚共識的新載體。”在團結聯誼中深化合作共識,楊光遠提出的創新“主席接待日”活動,采取“預約式”“請進來”“走出去”等方式,把每月第二周、第四周星期二定為“主席接待日”,市政協主席會議成員定期輪流接待,每年每名主席會議成員至少接待2次。目前,該活動已開展5次,累計接待各界別委員和黨派團體代表40人(其中,黨派團體代表5人),征集各類意見建議29條,擬采納意見建議17條,已形成社情民意信息2條、提案4件,剩余11條意見建議將在進一步調研完善后,適時轉化為履職成果。
書香致遠,勤學業精。楊光遠表示,可以通過文化的力量來凝聚共識,增進歸屬感和認同感。“書香政協”·延安·延(研)悅讀讀書活動正在延安市政協開展,各專委會采用線上線下形式,根據自己的讀書目錄組織委員開展讀書活動,以委員讀書活動為契機厚植文化共識。
協商是凝聚共識的重要途徑。楊光遠多次在會議中指出,民生無小事,要從小切口入手為民辦實事。今年以來,延安市政協克服疫情等不利影響,深入推進協商計劃落實,先后圍繞市級重點項目、縣域經濟發展、解決縣區政協“兩個薄弱”問題、加強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等議題,開展調研視察活動23次,召開調研座談會18次、月度協商座談會1次、專題議政性常委會1次,形成調研報告12篇。其中,督導富縣項目建設情況通報得到省委副書記、延安市委書記趙剛批示。一些重大問題在平等協商中達成共識,為延安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凝聚了合力。
今年延安市兩會剛結束時,楊光遠就親自部署,主席班子成員牽頭帶隊分別深入11個縣(市、區)開展調研,在解決市縣政協“兩個薄弱”問題上進行了深入探索,為上級部門科學決策提供了真實可靠的參考。聚焦社會治理的深度調研協商,由市政協副主席劉小鵬帶隊深入基層,廣泛吸收政協委員和專家學者的意見,在多次協商中達成共識,形成了具有可行性建議的調研報告;聚焦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調研協商,楊光遠和市政協副主席趙殿軍帶隊深入甘泉、富縣、寶塔區、延川、高新區管委會、安塞、志丹、吳起、延長、洛川、黃陵等10縣區11個園區30多個點進行調研和座談,最終形成高質量調研報告,受到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為市委、市政府科學決策提供了有力的參考。
團結和民主是人民政協的兩大主題,怎樣在實現民主的過程中深化團結?楊光遠帶領主席團作出有益探索,促進一批民生實事、小事及時辦理。
據統計,截至目前,六屆延安市政協共收到提案394件,經審查立案326件。據楊光遠介紹,市政協從制度入手保障提案辦理實效,換屆后及時修訂完善了《政協延安市委員會提案工作條例》,制定了《2022年延安市政協提案督辦辦法》《2022年度延安市政協各專委會督辦提案》《2022年度延安市政協領導領銜督辦重點提案》,細化分解了每件提案的督辦責任人和辦理責任單位,為每件提案從“紙上”落到“地上”提供了制度保障。堅持問題導向,深化民主監督建議書制度,對群眾反映強烈、社會關注度較高的問題,采取“一事一議”的方式,形成專項監督建議書,報送相關部門辦理落實。持續加強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發揮建言資政“直通車”優勢,收集編報社情民意信息14篇,其中10篇社情民意信息得到相關領導批辦和相關單位的辦理反饋,較好發揮了建言資政和民主監督作用。
政協委員是人民政協履職的主體。楊光遠深刻認識到政協委員在團結引導界別群眾中的關鍵作用,在增強委員使命擔當、強化委員履職責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不僅精心組織全體委員集中學習培訓,還在合適的時機組織界別委員到廣東、浙江、貴州、重慶等省市開展異地學習考察活動,借鑒外省市政協協商議政的好做法好經驗,不斷提升參政議政工作水平。
新時代賦予新使命,新起點呼喚新擔當。今年是六屆延安市政協的起步之年,也是延安市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之年。立足當下、展望未來,楊光遠信心滿懷地表示,延安市政協將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堅持把凝聚共識工作做到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處、做到人民群眾的急盼處,為把延安建成綜合實力更加雄厚、城鄉發展更加協調、生態環境更加美麗、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紅色印記更加鮮明的圣地延安匯聚智慧和力量。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