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習記者 閆智 記者 李榮 文/圖
陜西科教資源豐富,科教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前列,但是科教資源優勢沒能充分轉化為發展動力,其中,企業創新能力不強是制約陜西創新驅動發展的瓶頸問題之一。
“企業是創新活動的主體,是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關鍵環節。”省政協委員、西安君融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任遠在調研中發現,目前,我省雖然已涌現出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但大多數企業發展仍處于依靠資源消耗進行外延式擴張的狀態,許多領域缺乏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部分支柱型產業處于供應鏈下游地位,加之競爭激烈、關鍵技術受上游擠壓,導致企業在產業鏈體系中處于劣勢地位,無法在競爭中獲得優勢和主動權。
1月9日,參加省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的任遠委員,準備向大會提交《加強企業在我省科技創新中主體作用的建議》的提案。
“技術帶頭人對企業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要加強企業專業技術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培養。”任遠建議,要強化人才培養模式,鼓勵科研院所、高等學校和企業創新人才雙向流動或兼職,為企業技術改造和成果產業化發揮專長;要引導、支持企業與高等學校、科研機構合作建設各種研發機構,對于服務企業貢獻突出的科技人員,要采取優先晉升職務職稱等獎勵措施,從而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對陜西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