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李榮 文/圖
據統計,我國每年有超過50萬人因心搏驟停導致死亡,心搏驟停后的4分鐘內是急救的黃金時間,而AED(自動體外除顫儀)是一種普通公眾也可掌握操作的救命“神器”。
“我省公共場所整體配置的AED數量還遠遠不夠,需提高AED配置率和市民急救知識普及率。”省政協委員、西安高新區第一樓宇黨委書記楊鵬輝說。
發生心源性猝死時,唯一的救治手段是胸外按壓+心臟除顫,及時除顫是制止心臟猝死的最有效方法。“近年來,校園發生多起猝死案例,甚至呈現逐年攀升趨勢,但目前我省大多數學校AED配置嚴重不足。為切實保障師生的生命安全,加強校園急救設施配置、普及校園急救知識刻不容緩。”楊鵬輝說。
在今年省兩會上,楊鵬輝在《加大我省學校和公共場所自動體外除顫器(AED)的配置率,提升公共急救能力》的提案中建議,我省應提高公共場所AED配置率,盡快落實AED在主流導航APP軟件中的標注工作,方便市民搜索。積極發揮醫療機構專業優勢,普及心肺復蘇和AED操作知識。教育部門要根據校園人員數量、面積等因素加強AED配置,做好師生急救知識培訓,切實保障師生的生命安全。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