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許鵬 高三寶
涉及民生的議題歷來是榆林市政協委員關注的熱點話題,在榆林市政協五屆二次會議上,多名委員向大會提交了關于民生領域的提案。
榆林是國家能源化工基地,也是傳統農業大市。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工業、農業用水比例逐年增長,存在水資源浪費和污染現象,一些水源地長期受到污染,水資源較為緊張。
董俊峰委員提交了關于加強居民飲用水源地污染治理的提案。他建議,要加強水源地環境整治,尤其是二級水源地保護區內存在交通道路穿越、居民區聚集等情況,應制定水源地環境整治方案,對產生廢渣、廢水、廢氣等影響水源地環境的企業、廠礦和居民區等堅決予以搬遷,同時增加水源地周邊生態林生物隔離帶、物理隔離設施。政府應加強資金補貼和政策扶持,不斷更新水源地的水庫清潔專用設備,實現水源地水面無人化、智能化、自動化,保障水源地水質。
董俊峰還建議,應采取具體措施改善河流、水庫等水源地水質,并形成有效的水源地水生態環境保護體系,保證飲用水水源質量;加大水源地生態涵養林建設,在水中投放一定量的濾食性魚類,清潔水域,治理生態。
賀凱委員十分關注健康領域,他的提案涉及榆林市公共體育設施建設。他認為,榆林近些年雖然不斷深入實施全民健身計劃,加大體育設施設備投入力度,全市公共體育場地建設較之以往有了較快的發展,但依然不能滿足市民強身健體的實際需要。
“尤其是集籃球、足球、羽毛球等于一體的綜合性場館較為欠缺,無法滿足群眾多樣化健身需求。而且大部分場館需付費,無形中為全民體育鍛煉增加了門檻。”賀凱說。
賀凱建議,要加大政府規劃引領力度,科學統籌群眾體育場館設施布局,增加公共體育場館的數量和質量,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體育鍛煉需求。要促進體育產業有序發展,努力實現場館價值的增值,進一步提升場館的服務水平,使群眾健身更加便利化、人性化、特色化、專業化。
榆林市政協委員、市三院院長賀峰認為,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對全民健康意義深遠。而基層衛生人才則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醫療衛生服務的首要前提,擴充和提升基層衛生人才隊伍的服務水平迫在眉睫。
“因為種種原因,基層醫療隊伍很欠缺,群眾如遇身體不適,往往會去城區就醫。”賀峰建議,盡快建立三級醫院和基層醫院醫護人員在醫聯體內對換交流機制,促使醫療資源下沉,提升基層醫療水平;適當放寬基層醫院人才引進政策,通過解決編制、提供住房、降低職稱評定門檻等政策,吸引人才投身基層醫療;采取醫學生下基層代償學費的措施,鼓勵青年衛生人才扎根基層。
“我們要多措并舉調動基層衛生機構醫護人員積極性,把更多衛生人才引到基層、用在基層、留在基層,滿足人民群眾‘小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的便捷就醫愿景。”賀峰說。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