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蔣維博
“今年政協會議發言,思路深、謀得實、針對性強,涉及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多個方面,各相關部門、單位要認真學習吸納其中意見建議,包括隱在其中的問題也要主動認領,并適機回復對接。”1月31日,銅川市委書記李九紅參加市政協十五屆二次會議聽取委員大會發言后,現場作出批示。
銅川耀州組團(含新區)是西安都市圈七個功能組團之一。如何搶抓關中平原城市群和西安都市圈建設政策疊加機遇,找準發展定位,深度融入西安都市圈?王策委員建議,當務之急應優化產業空間布局,推動功能組團高質量協作,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加大農產品標準化建設,以產業鏈為紐帶,打造產業聯動聚集、科創成果轉化、能源建材供應、現代農業示范等一批具有優勢和特色的產業基地。
銅川市把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作為發展的頭號工程,秦創原銅川創新驅動平臺為助力銅川高質量全面轉型發展提供了強勁“原”動力。為更好加快秦創原銅川創新驅動平臺建設,肖承才委員建議,引導本地企業積極參與科創飛地建設,推進產業協同創新、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助力更多科技人才在銅川創業、更多科技成果在銅川轉化。
銅川是“藥王”孫思邈故里,就做大做強中醫藥健康產業,閆敏娜委員建議,大力推進現代中醫藥健康產業園建設,下大力氣打造成全國中藥飲片生產基地、中醫藥制造基地、中醫藥保健品研發生產基地、醫療器械衛生耗材生產基地,扶持培育壯大產業園規模,形成聚集效應,不斷推動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如何讓藥王文化“活”起來?呂佩委員從文旅融合視角出主意,“把更多藥王故事和藥王中醫藥康養文化元素融入景區建設,加大文創產品研發和情景式、體驗式文旅項目開發建設力度;圍繞‘藥王’孫思邈《千金方》和養生理論等,深入發掘研發中醫藥制劑和相關康養保健類產品,讓藥王養生知識融入群眾日常生活”。
自2021年以來,銅川市高位推動省級農高區創建工作,而創建省級農高區的基礎條件必須過硬,主導產業必須“叫得響”。張青委員建議,緊抓以“銅麥6號”系列為主的旱地種業研發和推廣主線,開展旱地種業系列技術研究攻關和成果推廣,推動旱地種業創新成果源源不斷走向全省、走向全國。充分發揮園區在優質果樹青砧脫毒種苗繁育、旱地種業研發推廣、生豬全產業鏈生態循環建設和設施農業新技術等方面的優勢,與省內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廣泛合作,注重挖掘提煉,努力打造行業科技創新高地。
“要深入開展生產合作、供銷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體’的綜合合作,解決農業經營主體銷售難、融資難問題”“扎實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土地確權、農民合作社規范化建設,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委員們圍繞社會熱點話題建真言、出實招。大家表示,要立足銅川實際,緊扣發展脈搏,積極建言獻策,認真履職盡責,在中國式現代化的銅川實踐中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