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蔣維博 通訊員 楊婷 溫煥
2月18日,宜君縣政協十屆四次會議舉行大會發言,來自不同界別、不同領域的9位政協委員依次走上報告席,聚焦縣域經濟、鄉村建設、基礎教育、人工智能等領域,建睿智之言、獻務實之策。
近年來,宜君縣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績,但在實現高質量全面轉型發展方面仍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項。杜建鋒常委為此建議,延伸農業產業鏈條,加強特色農產品品牌建設,推動農業與康養旅游融合發展;加快工業園區建設,完善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扶持本土企業做大做強;建立智慧旅游平臺,豐富旅游產品供給,加強旅游品牌宣傳推廣;強化本土人才培養,積極引進外部人才。
為學習借鑒“千萬工程”經驗,加快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李春旺委員建議,加快種養殖品種改良和新技術、新模式推廣應用,培育壯大帶動能力強、產品附加值高、發展前景好的產業化龍頭企業,推動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健全黨組織領導的“五治”融合鄉村治理體系,抓實抓好基礎條件薄弱村的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村容村貌提升等各項工作,真正實現鄉村建設均衡發展。
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做到教育高質量發展,是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民生問題。趙永建委員建議,積極探索和踐行“雙主體”教育理念,打破傳統的我教你學、我講你聽的育人模式,努力將縣高中打造成教學理念先進、教學質量顯著、教學成果豐富的旗艦高中,為全縣教育鞏固生源、縣域教育持續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近年來,宜君縣人工智能標注產業發展已初步形成規模,隨著人工智能產業的爆發式發展,AI標注產業也面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為此,張蕊委員建議,應抓住國家政策機遇,結合縣域實際,量身制定宜君縣AI標注產業發展規劃,將宜君打造成為我省甚至周邊省市人工智能訓練師培養和鑒定中心,形成產業生態閉環。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繪就鄉村全面振興美好畫卷”。張志斐委員建議,采取“支部引領、鄉賢帶動、村企聯合、群眾參與”的發展模式,將有情懷、有見識、懂經營、會管理的企業家吸納到村干部隊伍中,鼓勵將地域相鄰、資源相連、產業相近的村集體聯合起來,整合資金、產業、人力等關鍵要素,通過抱團取暖開展合作經營,形成以點帶面、抱團協作的發展格局。
在近兩個小時的時間里,委員們心懷家鄉發展、情牽百姓關切,積極建言獻策,報告聲、掌聲交織在一起,一句句發自肺腑的諍言、一條條務實可行的建議,充分展現了政協委員主動作為、履職盡責、勇于擔當的時代風采。大家表示,將一以貫之履職盡責,不忘初心使命,在全力助推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彰顯政協智慧和力量。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