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實習記者 陳鵬 記者 唐冰)凝心聚力擔使命,踔厲奮發譜新篇。2月25日上午,政協白河縣第十屆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在縣委大禮堂開幕。來自全縣各條戰線的政協委員匯聚一堂,認真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為白河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積極建言獻策。
主席臺正中,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會徽高懸,十面鮮艷的紅旗分列兩側,縣委大禮堂內氣氛熱烈。
縣委書記王日新,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高福宏,縣委副書記、代縣長龔穎,大會執行主席余盛武、方景海、汪功祥、紀昌國、謝文生、陳興波、王定明、王紹芬、項能菲、王加成、朱萬炎、周漢勝在主席臺前排就坐。縣委常委胡亞斌、李建國、范春建、蔣華東、李軍幫、紀昌斌、周滿倉及其他在家的縣級領導,退休的縣級老領導,駐白第五屆市政協委員應邀參加開幕會議。縣委及縣級國家機關有關部門、中省駐縣有關單位負責同志列席開幕會議。縣政協副主席汪功祥主持開幕大會。
上午9點,在雄壯的國歌聲中,政協白河縣第十屆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開幕。本次大會應出席委員153人,因事因病請假11人,實際到會142人,超過半數,符合政協《章程》規定。
縣政協主席余盛武代表政協白河縣第十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向大會作工作報告。余盛武在報告中指出,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新征程的重要一年。一年來,縣政協常委會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中共白河縣委的堅強領導和縣人大、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認真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緊扣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堅持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較好地實現了十屆一次會議提出的“四新”目標,為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余盛武在報告中指出,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縣政協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主線,緊緊圍繞全省高質量項目推進年、營商環境突破年、干部作風能力提升年“三個年”活動,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認真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責,以“四個堅持”、“四個更高”的要求提升協商議政水平,為助推全縣高質量發展貢獻政協智慧和力量。
余盛武在報告中強調,要堅持思想引領,以更高站位把準政治方向,切實加強理論學習,把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把廣大政協委員和機關干部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和省、市、縣委的決策部署上來,深化政協黨的建設,做深做實“兩個全覆蓋”,推動政協黨建與履職工作融合發展、相得益彰。要堅持同心同德,以更高水平匯聚共識力量,著力把凝聚共識貫穿于政協履職的全過程,深化團結合作,擴大聯誼交流,促進和諧穩定,用心用情用力為民履職,展現新時代人民政協的新作為、新形象。要堅持圍繞中心,以更高質量服務發展大局,堅持把服務發展作為履行職能的第一要務,聚力推進中心工作,科學開展協商議政,精心組織視察調研,有效實施民主監督,切實做到建言建在需要時、議政議到點子上、監督監在關鍵處,為推動高質量發展謀實招、聚合力。要堅持守正創新,以更高標準抓好自身建設,按照“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和“守紀律、講規矩、重品行”的要求,全力加強政協委員和機關干部“兩支隊伍”建設,注重發揮專委會的基礎作用、鎮聯絡組的橋梁紐帶作用和政協機關的保障作用,守正創新,提質增效,推動政協事業高質量發展。
受政協白河縣第十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托,縣政協副主席方景海同志向大會作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報告指出,十屆一次會議以來,
廣大政協委員和政協各參加單位、政協各專門委員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扣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積極運用提案履行職能,共提出提案149件,經審查立案141件,轉社情民意4件、工作建議4件。所有立案提案全部得到了相關職能部門的辦理和答復,辦復率100%,滿意率99.3%。這些提案緊緊圍繞全縣改革發展的重點、難點問題,涉及基礎設施建設、經濟發展、民生事業和社會治理等領域,為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了智慧和力量。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