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實習記者 龐浩楠 記者 唐冰)2月27日,白河縣政協十屆四次會議舉行大會發言。5名委員依次登臺,圍繞城市治理、鄉村振興、銀發經濟等領域,用調研的厚度、民生的溫度、創新的銳度,為白河縣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停車難不是城市發展的‘必答題’,而是治理能力的‘思考題’!”肖瑋委員的開場白直擊痛點。面對城區機動車保有量年均增長高、停車位缺口大等現狀,他建議,可以盤活閑置資源,在確保安全可行的情況下,有序對外開放機關單位停車場;搭建智慧平臺,實時顯示泊位動態;在高峰時段適當調節價格;增設摩托車停車位,讓城市治理既有精度更有溫度。
城市建設管理方面,周漢勝委員感慨道,近年來白河縣城鄉面貌雖發生顯著變化,但道路狹窄、交通擁堵、市政基礎設施規劃滯后等問題仍亟待解決。他建議,以科學規劃為引領,提升城市建設品質;加大投入,完善基礎設施網絡;創新服務,拓寬市民參與渠道;挖掘文化內涵,彰顯城市獨有特質。
營商環境是地方軟實力的重要體現。紀昌國委員坦言,盡管白河縣在“放管服”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服務不夠優、人才吸引力不強、企業融資難等問題。他建議,切實增強服務意識,轉變工作作風,進一步推進“放管服”改革,削減行政審批事項,簡化優化辦事流程。同時,開展“企業評議政府服務”工作,加大紓困力度,拓寬民企融資渠道,著力解決企業人才、用工緊缺問題。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健康養老產業備受關注。劉慶利委員提出,應挖掘養老資源,豐富老年消費者精神生活;完善養老設施,強化老年消費者需求保障;優化養老服務,提高老年消費者生活質量。同時,強化監督管理,保障老年消費者合法權益。
數字經濟時代,如何賦能白河縣發展?洪占春委員給出了答案。他建議,摸底排查數字經濟產業基數,搭建智慧政府平臺;引導企業開展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加快數字經濟園區平臺建設;進一步加強數據資源整合力度,推動資源整合提升治理能力。
此外,李治、余秀林、周耀林等委員分別圍繞改善消防安全環境、改善人居環境、盤活農村“兩閑”助力鄉村振興等作書面交流發言,提出全面實行行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的標準化、規范化。科學規劃布局,補齊設施短板;健全工作機制,凝聚各方合力。積極穩妥開展農村閑置宅基地和閑置住宅盤活利用工作等意見建議。
一股股民生暖流,涌動在白河縣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中。這些源自深入調研與思考的務實之策,為白河縣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從城市治理的細微之處到鄉村振興的廣闊天地,每一份努力都旨在讓白河縣的發展更加均衡,讓民眾的生活更加美好。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