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習記者 白小芳 記者 賀鵬飛
2月24日,吳起縣政協十屆四次會議舉行大會發言,4位縣政協委員聚焦設施農業、特色美食產業、養老服務以及自媒體發展領域,以翔實的數據、深刻的洞察,剖析當下發展的痛點與難點,用前瞻性的思路為未來發展出謀劃策,為吳起奮進高質量發展新征程注入澎湃動力。
近年來,吳起縣緊扣“產業富民”戰略,構建起蘋果、畜牧、設施農業三大主導產業體系,設施農業成果顯著。但也存在諸多短板:產業規模小,難以形成集群效應;人力技術短缺,制約產業升級步伐;經營主體實力弱,抗風險能力不足;產業鏈不完善,上下游協同度低。
為突破產業發展困境,石秀旗委員建議,要以市場化理念廣納多元投資,加速生產基地建設,擴大產業規模;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的深度合作,引才引智,加大科技投入,提升產業效益;以“三鏈”同構為路徑,培育龍頭企業,完善產業體系;創新“鏈主企業+基地+種植大戶”模式,優化服務與營銷,實現產銷精準對接。
談及特色美食產業,“吳起羊肉剁蕎面”已成為吳起一張獨特的亮麗名片。“成績背后,該產業也面臨著品牌推廣乏力、市場規模受限、產業環境欠佳、經營模式單一、產業鏈短等難題。”劉小慶委員建議,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制定科學規劃與政策,培育龍頭企業,發揮引領作用;統一品牌形象,深挖美食文化內涵,借助線上線下多渠道推廣,提升品牌知名度;建立嚴格服務質量標準,為產業規模化筑牢根基;培養引進專業人才,利用互聯網創新營銷模式,推動上下游協同發展,開發體驗項目與文創產品,延伸產業鏈條,提升產業附加值。
近年來,吳起縣老齡化程度逐漸加深,“老人吃飯難、子女敬老難、雇用保姆難”問題凸顯,構建“政府主導+國企運營+社會參與”的養老新模式迫在眉睫。李成委員建議,強化頂層設計,出臺全面養老服務方案,建立項目庫,暢通民營資本準入渠道;堅持政府與市場雙驅動,開展適老化改造,提供助餐補貼,吸引民營企業參與;加強部門聯動,建立醫養合作機制,實現醫療與養老深度融合;提升改造智慧養老平臺,實現三端聯通,為獨居老人配備智能設備,讓老人享受便捷、貼心的養老服務。
互聯網浪潮下,吳起縣自媒體發展迅速,已有43家自媒體,并成立全市首個自媒體協會。但也存在專業人才匱乏、創作思路狹窄、培訓機會少、商業變現難、社會責任缺失等問題。劉歡委員建議,在縣職教中心開設相關課程,培養本土人才,建立素材共享云平臺,吸引外地吳起籍自媒體人返鄉;設立專項扶持資金,獎勵優質創作,扶持自媒體發展;健全監管體系,引導從業者樹立正確價值觀;政府提供場地打造直播帶貨基地,促進自媒體與實體經濟融合;實行行業白名單制度,推行商業反哺機制,實現自媒體與商業互利共贏。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