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習記者 陳鵬 記者 唐冰
3月30日,漢陰縣政協十屆二次會議舉行大會發言,委員們聚焦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積極建言獻策,為建設錦繡漢陰匯智聚力。
發展富硒產業是安康市實現“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的重要路徑,漢陰縣把富硒產業作為“一縣一業”的核心,舉全縣之力助力富硒產業高質量發展。
“扎實做好鑄鏈、強鏈、補鏈、延鏈工作,不斷提升產業鏈發展能級。”蔣孝軍委員說,要把富硒產業建成真正的健康產業、綠色產業和富民產業,為錦繡漢陰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蔣孝軍建議,要充分發揮市場主體作用,加快培育優勢產業,加大力度爭取項目資金,支持鏈主企業發展。要創新營銷模式,強化科技支撐,持續深化院地合作,依托科研機構和院士專家工作站,進一步加大科研力度,加快培育漢陰富硒食品區域公用品牌、企業知名品牌、產品單品品牌。
“要搶抓機遇,在招商引資和發展生產上持續用力。”辛愛軍委員建議,縣政府應盡快出臺相關政策,吸引非資源型產業及產品精深加工企業落戶漢陰,加大產業集聚區基礎設施建設和傳統產業整合力度,推進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發展,主動與金融部門溝通協調,協助企業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要開展農村勞動力儲備及就業培訓工作,幫助企業解決人力資源緊缺難題,助推工業經濟由資源優勢向產業優勢轉變,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產品技術含量和經濟附加值。
近年來,漢陰縣探索推行“321”基層治理模式,安康市政協主席周建功在漢陰調研時指出,要利用“321”治理平臺優勢,把委員履職與“321”基層治理模式統籌結合,更好發揮委員主體作用。
“漢陰要在基層治理模式中先行一步,探索出好經驗、好機制。”郝友三委員建議,要在“321”信息系統內建立委員專欄,全面錄入信息,把委員分配到各個小網格,助力解決基層社會治理中的難題。要發揮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聚焦社會治理領域中的熱點難點和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及時組織開展專題協商、對口協商、界別協商,引導廣大群眾正確對待問題、合理表達訴求。
“在抓好‘321’基層治理模式的同時,還應把治理力量集中到產業發展以及提高收入上來。”徐家憲委員建議,要把強化“321”基層治理模式與鄉村振興工作有機結合,發揮好基層治理中經濟組織法定代表人、鄉賢能人等的引領作用,培育和發展優勢產業,壯大商貿經濟,探索建立績效報酬體系,引導龍頭企業帶動農戶共同發展。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