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英平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的重要論述中,“善議政”是對政協建言資政水平的要求。人民政協要堅持把調查研究作為履行職能的基本功、政協工作的“壓艙石”,集中力量,聚焦黨委、政府中心工作,以高質量、有干貨、真管用的調研成果書寫履職答卷,更加自覺地圍繞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協商議政,積極發揮好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努力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政協智慧和力量。
高度重視調查研究。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傳家寶,也是人民政協履職實踐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政協的調查研究覆蓋政協工作的方方面面和整個過程,它既是政協工作的基本功,也是政協工作者和委員的基本工作方法。只有調查研究,才能發現經濟社會文化建設方面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意見建議,找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急難愁盼”問題,反映給黨委和政府,幫助黨委政府及時解決問題、化解矛盾。政協組織要立足專門協商機構性質定位,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充分運用黨的創新理論研究新情況、發現新問題、總結新經驗、探索新規律,以一線狀態、一線標準,發揮一線作用。
緊扣中心大局選題。人民政協履行職能的過程,就是深入調查研究的過程。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是人民政協大興調查研究的總原則,要堅持“黨委政府工作推進到哪里、政協調研資政就跟進到哪里”,找準黨委政府正在實施的重大戰略、正在謀劃的重大課題,形成涉及全局、覆蓋面寬、參與面廣的重點調研主題,確保參政參到點子上、議政議到關鍵處。要充分理解人民政協堅持大興調查研究的優勢特點,善于捕捉和發現全局性、傾向性、苗頭性問題,超前一步思考、先行一步調研,抓住矛盾癥結,及時拿出真正具有前瞻性、規律性、針對性的調研成果,幫助黨委政府及時解決問題、化解矛盾。
始終貫徹凝聚共識。對政協履職而言,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正如“車之雙輪”“鳥之兩翼”,是有機統一、不可分割的整體。要做到雙向發力,把調查研究貫穿凝聚共識全過程,就要把握好“角度”,扮演好“參謀”“助手”“智囊”角色,結合調研主題,透過現象看本質,努力把人民群眾的呼聲、愿望和訴求,以及滯留基層、散佚民間的有識之士的真知灼見集中起來、反映上去,使政協調研更有活力,所提建議更加切實可行。在調研過程中,要認真聽取各黨派、各民族、各團體、各界別、不同階層人士的意見與要求,進一步暢通協商渠道,努力尋求最大公約數、增進最大共識度、形成最大凝聚力。
調研方法求新求實。講究方式方法是調查研究取得實效的關鍵。政協調研要注重沉到基層,采取體驗式調研、小分隊調研、蹲點調研、“微調研”等有效形式,有力提升調研實效。要善于“解剖麻雀”,堅持用事實和數據說話,用好“望、聞、問、切”,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以實際行動大興調查研究之風。要減輕基層負擔,采取“四不兩直”方式,即“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匯報、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層、直插現場”,掌握真實情況,發現突出問題,為解決問題和對癥下藥奠定基礎。要用好委員工作室等協商平臺,接地氣、摸實情,分析難點、痛點、堵點問題,不斷增強調研的針對性,確保調研質量。
多方探索解決之道。要推進調研成效最大化,對策建議就要直達病灶、切中要害,緊緊抓住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細致分析研究,給出合理建議,真正做到有的放矢、言必有中。要強化綜合分析,把零散認識系統化,把粗淺認識深刻化,形成主題突出、事實清楚、建議到位、文字精練的調研報告,力求做到“短、實、精”。充分發揮委員專長和主體作用,多層次、多方位、多維度,綜合運用好各種協商例會、專題議政會、專題研討會等參政議政形式,廣泛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形成直達黨委政府的高質量調研報告,及時將其轉化為提案或社情民意信息,不斷提升參政議政形式與內容的有機統一。
(作者系華陰市政協副主席、市工商聯主席)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