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記者 蔣維博)根據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止2020年底,銅川市60歲以上人口占到常住人口的19.2%,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老齡化程度位居全省第四,“銀發浪潮”正以不可阻擋之勢到來。
隨著全市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養老服務保障壓力凸顯,銅川市政協對養老服務工作更加關注,今年共收到涉及養老服務提案6個。其中,習勇等5名委員聯合提交的《關于加強社區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建議》(第31號)提案被列入重點提案。
圖為 紅旗社區工作人員正在為社區銀齡人群開展智能手機使用指導服務
社區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是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服務的重要支撐。該提案聚焦社區養老“人”和“服務”匹配的短板與不足問題,以解決現實痛點為出發點,提出針對性、全局性對策,推動全市社區養老更有溫度,更具粘合度。
10月20日,銅川市政協副主席王紅俠帶領部分委員,以市縣政協聯動的方式,先后調研社會福利院、日間照料中心、老年餐廳等點位,對該重點提案辦理情況進行督辦,以點帶面,整體推進全市社區養老服務體系做實做優。
作為嵌入式養老的重要載體,老年助餐是一項既暖胃又暖心的民心工程。在北市區康樂社區,督辦組實地了解到,社區打造了“中央廚房”特色自主運營老年人助餐服務項目,受到老年人的普遍好評。
不唯滿足老年人就餐,全市現已建成城市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67個,解決了老年人日間臨休、活動、娛樂等養老服務需求,并以此為輻射,初步建立了社區和居民小區嵌入式養老“一刻鐘”服務網絡。
《銅川市城市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運營管理辦法(試行)》明確指出:讓城市居家老年人能夠就近享受到以“六助一訪”(助餐、助潔、助行、助浴、助醫、康復、巡訪關愛等上門服務)為主的可及化服務。
老有所養,也應老有所醫。銅川是“藥王”孫思邈故里,依托藥王養生理論和覆蓋全市孫思邈中醫堂,銅川市大力推進中西醫與健康養老融合發展,為老年人特別是高齡、重病、失能老年人提供就醫便利服務。
據銅川市民政局副局長馮雄文介紹,全市創建醫養結合試點單位15個,共有醫養床位700余張,在建的銅川市老年服務中心設置床位635張,將成為西北地區最大的高端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機構。目前,全市初步行成了醫養深度融合養老服務體系。
“日間照料中心床位盡量放在一樓,還應加強無障礙環境建設,不僅要考慮到老人出行便捷度,也要注重服務溫度。”在提案督辦過程中,張宜萍委員坦率建言。
社區是老年人健康管理基層網底,這是社區養老的獨特優勢,看到社區統計老年人健康檔案并不精細,王振偉委員建議,全面掌握轄區內獨居、空巢、留守、失能老人慢性疾病信息,進行個性化追蹤,從而實現服務對象精準化。
“借助大數據和‘互聯網+’,精準對接需求與供給,為老年人提供“菜單式”就近便捷養老服務,接軌24小時老年人服務需求信息通道。”圍繞社區養老細節服務,委員們深入交流,踴躍發言,提出有針對性的意見建議11條。
座談會上,針對提案提出的關于智慧養老、養老人才隊伍建設、社會力量參與養老等具體建議,市民政局一一做出回應,并報告辦理落地情況。
王紅俠對市民政局提案辦理工作給予肯定。她指出,要堅持以滿足老年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發展總目標,聚焦老年人的養老服務需求,逐步拓展社區養老服務內容,推動銅川打造康養高地目標早日實現。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