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等車再也不用風吹日曬了!”“我們小區附近的候車亭既美觀又大方,可以坐著候車啦!”
近日,陜西省漢陰縣城區居民“熱議”起了公交候車亭。原來,一些公交站添置了新設施,有效緩解了群眾出行“裸候”之苦。下雨天,在站臺等公交車不撐傘也淋不著——公交車站架起了遮陽避雨棚,晴天日頭大,曬不著,雨天也不怕。除此以外,乘客們也從站著候車變為坐著候車。細心的居民發現,原本只豎立著站點牌的公交站新增了有遮陽板、候車椅的新式候車點。
在縣政協召開的十屆二次會議上,郭萍、劉斌等政協委員就提出了《關于在我縣公交站增改座位和雨棚的建議》的提案。不久后,米大運委員再次提交《關于增設公交站候車座椅的建議》的社情民意,委員關注度一度攀升。
郭萍委員認為,公交車站基礎設施配套仍需科學合理規劃、進一步完善,更換老式公交站牌、增設公交雨棚、座椅,使等車的人不用再日曬雨淋。陸昌敏委員建議,公交車站是城市必備的一項便民基礎設施,要不斷完善其功能,為居民提供滿意的候車體驗,提升城市文明創建水平。
“公交車已經作為普通民眾出行時重要的交通工具,還有提升的空間,增加我們城市的亮點,希望有關部門能急老百姓所急,進一步細化公交設施建設標準,排查沒有安裝候車椅的站臺,并抓緊實施,為市民提供良好的乘車環境,提升老百姓的滿足感和獲得感。” 徐家珍委員建議。
對于這些建議,縣政協及時給予回應,并督促相關部門做好公車站臺優化服務,打造干凈、美觀、舒適的公交車站。隨即組織委員專項開展了交通運輸類等重點提案督辦活動,主動與交通、住建、發改等部門對接、多部門聯動,經過前期摸排勘察、聽取群眾意見建議,根據車站實際情況,會同相關部門制定“一站一方案”,倒排工期、壓茬推進施工任務,實時跟進督辦,先后在52處公交站臺增設了52個長條座椅和雨棚,均已安裝完畢并投入使用。記者在街頭走訪時了解到,這一舉措得到廣大居民的一致點贊。
這一提案建議得以落實,城區的公交站點新增便民座椅,居民出行可坐著候車。居民黃先生說,挺好的,等公交車的時候既能避雨又不會錯過公交,真正是服務到心坎上了……居民代女士說,有凳子坐很方便,上車、下車都可以休息,真是辦了一件好事。
城市微治理需要用心。一些微小的改進,看似平常卻很實用。公交車站遮陽避雨設施、農村道路邊的路燈……每一個改變都為居民增添更多幸福感、安全感。(實習記者 龐浩楠 通訊員 張海燕 記者 唐冰)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