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玉紅代表提出《關于聚焦民營企業新期盼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建議》
從源頭發力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全省經營主體滿意度達94.4%;30多項典型做法得到國家肯定、推廣;部門信息孤島打通率達80.3%、數據歸集率達91.5%……2023年,陜西省營商環境實現五個提升、十大突破。一個個數字的背后,折射出過去一年我省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這讓省人大代表、省工商聯主席馬玉紅十分欣喜。
因為工作關系,民營經濟發展和營商環境建設一直是馬玉紅關注的重點。今年,她將《關于聚焦民營企業新期盼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建議》帶上了省兩會。
“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我省取得了顯著成效。”馬玉紅說,“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省委十四屆五次全會也提出著力優化營商環境。”
馬玉紅建議,強化政策制定審查與主體責任,從源頭杜絕政策“失公”。在全省多部門聯合清理現有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政策措施的基礎上,健全抽查檢查機制和投訴維權平臺,進一步排查整改妨礙民營企業依法平等進入和退出市場,限制民營企業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動等區別性、歧視性做法。同時,切實增強行政機關對市場公平競爭的認知,強化政策制定的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嚴格落實政策制定的主體責任與責任追究,確保新出臺的涉企政策措施公平有效。
馬玉紅還建議,引導鼓勵銀行將信貸服務與企業信用建設、科技創新、品牌建設等領域有機結合,創新豐富融資增信體系,推廣“信易貸”“科技貸”等新型增信服務;聚焦全省40條重點產業鏈,持續完善產業鏈金融服務體系,推進倉儲、倉單、訂單、應收賬款質押融資等業務,鼓勵保險機構發展產業鏈保險業務;擴大企業直接融資渠道,加快民營企業上市掛牌融資步伐,支持符合條件的民營中小微企業發行債券融資。
“創新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動力源泉。應建設全省一體化中小微企業創新服務平臺,打造創新政策直享、創新訴求直辦、創新成果直配、創新服務直達的服務模式。同時,引導中小微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從項目申報、財政獎補、金融服務、創新人才引育等方面,聚合‘專精特新’發展動能。在全省各級各部門政府采購中,統一為中小微企業預留一定的采購份額。”馬玉紅說。
“好的營商環境是一個地區發展的核心競爭力,能夠充分釋放市場活力、激活發展潛力、提升國際競爭力。”馬玉紅表示,面對新時代、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等市場經濟的新要求和廣大經營主體尤其是民營企業關于更優營商環境的新期盼,相關部門要堅持當好“店小二”、做好“貼心人”,本著“無事不擾、有求必應”的原則,主動上門問需問計,全力以赴解難解憂,通過優化涉民企政策制定及執行、豐富中小微企業金融產品及服務等行動,更好助力我省民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記者 秦驥)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