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后經濟恢復發展的一年。全省上下堅定信心、開拓奮進,三秦兒女真抓實干、勇毅前行,繪就了陜西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畫卷。
開局關乎全局。回首過去的一年,陜西加快發展的步伐更加堅實有力 ——
2023年1月28日,兔年春節收假第一天,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開展高質量項目推進年、營商環境突破年、干部作風能力提升年“三個年”活動動員會,激勵各地各部門鉚足干勁、決勝全年。
2023年6月,我省黨政代表團赴長三角學習考察;11月,赴粵港澳大灣區招商推介,共話合作、共謀發展。
全省各地各部門積極對接落實中國—中亞峰會涉陜成果,更好融入和服務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
2024年1月2日,省委、省政府舉行陜西省2024年一季度重點項目開工活動,進一步樹牢大抓項目、大抓招商、大抓發展鮮明導向,支撐陜西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
力量在堅定信心中匯聚。我省代表委員表示,一年來,陜西把堅持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個主題主線貫穿始終,聚焦首要任務,出臺一系列穩增長政策措施,在克難中奮進、在鞏固中提升,推動高質量發展邁出更加堅實步伐,各地各部門發展的信心和底氣更足了。
化勢為能抓創新
過去的一年,陜西一手抓戰略科技力量,一手抓創新主體培育,以“三項改革”放大秦創原效能,西安“雙中心”建設穩步推進,全省創新驅動由“勢”向“能”加快邁進。
多年來,中科創星科技投資有限公司一直專注于硬科技創業投資與孵化,推動硬核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在省人大代表、中科創星科技投資有限公司創始合伙人米磊看來,陜西在硬科技領域優勢明顯,未來發展具有巨大潛力。
對于陜西在創新創業領域的發展,米磊建議,陜西要充分挖掘自身優勢,在優勢產業和優勢科研上發力,集中各類資源,把長板做得足夠長。
米磊看到,這兩年,陜西不斷加大基金引導的支持力度,提升了陜西本地資本的活躍度,促進更多項目轉化。他建議,加強政策引導,鼓勵民間資本支持科技創新,進一步激發科技創新活力。
代表委員們紛紛表示,創新是陜西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潛力所在、底氣所在,要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歷史機遇,加快構建全領域跨界貫通、全鏈條循環暢通、全要素覆蓋融通的科技創新體系,穩步推進高質量發展。
聚鏈成群強產業
秦創原秦川集團高檔工業母機創新基地以高水平自主創新搶占產業鏈價值鏈制高點;
西氣東輸三線中段、川氣東送二線天然氣管道工程等項目建設,將為我國再添一條橫跨東西的油氣能源大動脈;
華清宮火了17年的演藝《長恨歌》,催生西安—臨潼旅游交通迭代升級;
西安知象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獲得第八屆“創客中國”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企業組一等獎。
三秦大地,一派生機勃勃。代表委員們表示,陜西著力打造的四個萬億級產業集群,正與相關領域在更廣范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上融合發展,產業集群已然上“鏈”。
“要把產業鏈提升作為項目建設的關鍵!”省政協委員、西安交通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精密微納制造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劉明認為,要在新一輪科技變革中贏得先機,需以關鍵領域為先,協同發展,聚鏈成群。
劉明建議,著眼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要求,繼續推進鏈式發展、鏈式創新、鏈式招商,充分用好“鏈長制”工作機制和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資源,深入招引和實施一批延鏈補鏈強鏈的重大項目,切實讓鏈式項目“動起來”、鏈上企業“強起來”、鏈條產業“活起來”。
改革開放增動力
隨著共建“一帶一路”的縱深推進和新發展格局的加快構建,陜西正逐漸將區位優勢轉化為發展動能。
中國—中亞峰會的成功舉行;高水平舉辦全球秦商大會、央企助力陜西高質量發展推進會等活動;組織黨政代表團赴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招商推介、共謀發展;中歐班列(西安)開行量突破5000列……過去一年,陜西在擴大對內對外開放中強動力、增活力,不斷打開發展新天地。
如何進一步提升陜西開放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代表委員們認為,應持續提升開放大通道、做強開放大平臺、培育開放大產業、建設開放大樞紐、優化開放大環境,打造產業轉移布局、資本人才匯集、要素流動匯聚的最佳承載地和最強“引力場”。
近年來,陜汽重卡闖出了“出海”的新路子。陜汽集團針對不同國家、不同客戶需求,不同運輸環境,實施“一國一車”產品策略,為客戶量身打造車輛整體解決方案,大大提升了陜汽重卡品牌影響力。
去年6月,省人大代表、陜汽集團董事長袁宏明隨陜西黨政代表團赴江蘇、上海、浙江學習先進經驗,尋找合作機遇,感到收獲頗大。
“我們積極搶抓中國—中亞峰會帶來的機遇,加快從‘走出去’向‘走進去’轉變提升,構建‘出海’新格局,在高水平對外開放中發揮了主力軍作用。”袁宏明說。
優化布局促協調
安康毛絨玩具、制襪、線束等產業從無到有,產值達86.99億元,吸納就業3.95萬人;略陽縣天麻立體栽培、黃龍縣南魚北養、澄城縣櫻桃等產業,讓更多群眾感受到科技力量;全省17條線路入選全國鄉村旅游精品線路……
在村莊,在田園,蓬勃發展的氣息撲面而來。
代表委員們表示,過去一年,陜西統籌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不斷凝聚社會各界幫扶合力,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成效明顯。
省政協常委,省鄉村振興局黨組書記、局長孫亞政說,陜西堅持“五級書記”一起抓,出臺支持鄉村振興重點鎮村加快發展、脫貧地區幫扶產業高質量發展、返鄉創業、千村引千企等政策措施30余項,鞏固銜接政策體系進一步完善。
孫亞政說,陜西堅持把“千萬工程”作為鄉村振興“一號工程”,加大重點幫扶縣、鎮、村和易地搬遷安置社區傾斜支持力度,加快補齊發展短板,增強自我發展能力,發展差距逐步縮小。
目前,全省7365家社會組織積極參與鄉村振興,動員1萬余家民營企業參與“萬企興萬村”行動,開展村企聯建,引導社會資本有序參與鄉村振興,不斷推動城鄉融合發展,促進共同富裕。
展望前路,信心滿滿。代表委員們表示,堅持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的硬道理,要把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這個基調取向落到實處,在堅定信心、奮進拼搏中取得新突破新發展,譜寫陜西新篇、爭做西部示范。(記者 齊小英 劉居星)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