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習記者 寇靜 記者 王斌
生育意愿不足的癥結在哪里?人口老齡化的應對措施如何提升?……在商洛市政協五屆三次會議上,委員們聚焦“一老一小”民生關切積極建言獻策。
2023年底,全國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48‰。60歲及以上人口29697萬人,占全國人口的21.1%,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21676萬人,占全國人口的15.4%。
“2024年國辦一號文《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是國家出臺的首個支持銀發經濟發展的專門文件。發展銀發經濟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既利當前又惠長遠。”陳圣禪委員認為,應以商洛打造“中國康養之都”為契機,聚焦生態資源優勢,加大鄉村閑置宅基地、康養旅游產業鏈的打造力度,加快輕工業發展,培育和發展智慧健康養老、康復輔助器具、適老化改造等一批未來前景明確的潛力產業,讓高收入退休人員旅居商洛、投資商洛。
陳圣禪建議,利用商洛中藥材、綠色食品等優勢,開發藥浴藥袋、康養保護中藥材提取物、適合老年人使用的健康綠色食品等,大力發展銀發經濟附加產品。開展適老化培訓和技能培訓,提供護理、康養療養等相關服務。
“養老服務是養老產業的核心和重點。”藍艦委員發現,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智慧養老模式應運而生,但還存在服務質量參差不齊、服務內容單一、信息化和智能化程度有限等問題。
藍艦建議,制定《商洛市智慧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和發展規劃》,成立全市“智慧養老”領導小組,建立完整的“智慧養老”服務體系與協調機制,針對近期和遠期、城市和農村、高端和困難群體等,建立不同層次的“智慧養老”服務模式,將發展“智慧養老”列入重大民生工程。建立統一的智慧養老服務標準體系,加大對智慧養老設施和服務的監管與評估力度,規范市場化行為,確保智慧養老服務和產品的質量與安全,提高整個行業的發展水平和服務質量。
“我國目前面臨人口代際失衡問題,一端是人口老齡化加速,另一端則是生育率的降低。”朱榮緯委員說,育兒成本高、生育保障不完善、職工家庭壓力大、無人照顧等是生育率降低的主要因素。
朱榮緯建議,應加強生育政策及配套措施的宣講,提升優生優育服務水平,將青少年生殖健康、避孕服務、婚前檢查、孕前孕期保健、住院分娩、產后保健、兒童保健等融入健康管理全過程,在醫療、教育、養老、住房等方面增加社會保障,減輕婦女生育負擔,讓有生育意愿的適齡群體“生得起、養得好”。
朱榮緯還建議,完善托育服務體系發展規劃,制定托育服務發展規劃和行動方案,利用符合托育服務要求的社區閑置空間改建成社區示范性托育服務機構,采取公辦民營、民辦公助等方式,引入專業托育力量開展社區普惠托育服務,支持機關、企事業單位為職工提供托育福利。同時,探索通過“一證多點”等運營方式,帶動多個連鎖化的社區托育分園和家庭托育點共同發展。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