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實習記者 龐浩楠 記者 唐冰)“報告緊扣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縣委十六屆五次全會精神這條主線,全面客觀、任務清晰、亮點突出!”
“站位高、定位準、舉措實,讓我們更覺使命艱巨,任務重大,也更具發展信心……”
4月8日,政協石泉縣第十四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開幕。在大會各分組討論現場,出席會議的政協委員們認真討論石泉縣第十四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以及十四屆二次會議以來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大家一致認為,報告內容詳實,特色亮點突出,目標確立明確。
聚焦政治引領 助推經濟發展
在分組討論時,政協委員賈自龍表示,兩份報告充分體現了縣政協始終把政協工作融入黨政所系、發展所需、群眾所盼,增強聚焦中心的自覺性、助力中心的有效性。對于經濟發展,兩個報告也指明了方向,尤其是重視文化創意產業對旅游經濟增長的作用。文化創意是旅游最核心、最鮮活、最具有吸引力的要素,也是旅游業發展的動力之源。石泉擁有豐富的文化底蘊,如,鬼谷子文化、漢水文化等,要加強文化的傳承、保護與創新,更好地匹配市場需求,促進旅游發展與石泉經濟增長。
謀劃社會治理 服務石泉民生
政協委員李萬軍表示,聚焦城市管理和基層治理,做好群眾服務與保障是當前社會治理的重要方向。結合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可適當將社會治理重心向城市轉移,加強城市治理和管理的專業力量建設,發揮好政協主動作為效能,在促進保障和改善民生上獻計出力,充分體現出“政治協商有高度、民主監督有力度,參政議政有深度,凝心聚力有溫度”,全力以赴服務好社會治理與民生發展。
圍繞發展大局 積極建言獻策
縣政協委員在聽取討論兩個報告后,更覺任務之重,使命之艱,進一步激發了委員們服務大抓經濟的鮮明導向和緊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自覺,努力做到把創新提質增效貫穿政協履職全過程,抓重點、解難點、創特色,建諍言、獻良策、促發展,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生機活力。
政協委員張本康圍繞工業強縣目標,就發展創業經濟提出建議。他認為,發揮工業園區的資源富集的作用,加大招商引資率,推動工業綠色化、數字化的轉型發展,持續壯大工業經濟體量,形成新的增長點。同時,可配合關于加快推動綠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持續擴大預制菜產業鏈的發展,形成完善的產業經濟鏈。
政協委員洪軍在分組討論上踴躍發言、真誠表達,圍繞文化品牌釋放生產力提出建議。他表示,報告提出的專項調研就是通過積極的探索創新,將優秀傳統文化賦能生態旅游使其產生新的功能,從而形成旅游生產力。對于石泉的旅游生產力創新,便是形成文化品牌,充分利用好、發揚好鬼谷子文化、漢水文化、道文化、農耕文化等傳統文化,為旅游業的繁榮與文化的傳承貢獻更多的力量。
在分組討論會上,政協委員們還根據自身行業及領域的專業知識,對經濟發展、網格管理、民生保障等方面提出了諸多建議。一條條因地制宜促發展的建議,一句句服務群眾保民生的箴言,體現了政協委員心系石泉發展,積極履職盡責的使命擔當。政協委員們紛紛表示,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將持續加強思想政治引領,積極建言資政,不斷凝聚共識,加強自身建設,為奮力推動石泉經濟社會發展邁上新臺階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