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閆智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
近年來,西安市閻良區切實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下大力氣優環境、抓項目,促投資、穩增長。
為進一步助推全區高質量發展,8月29日,西安市閻良區政協召開九屆十五次常委會議,聽取全區1-7月經濟運行、大氣污染治理和生態環境保護、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工作情況報告,并圍繞報告內容進行專題協商。
深化改革注入增長動能
據了解,上半年,閻良區生產總值完成149.63億元,同比增長3.4%。1-7月,閻良區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7%,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0.6%,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完成12.01億元、同比增長5.3%,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7.39億元。
“整體來看,今年1-7月全區經濟運行總體呈現‘承壓前行、穩中有進’的態勢,規上工業增加值、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等多項指標全市排名靠前,生產供給穩步提升,城市建設、社會民生持續改善。”閻良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尤浩然說,工業增長有所放緩、投資增長后勁不足、消費活力有待提升等問題,仍是制約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要因素。
為此,閻良區政協常委、區財政局二級調研員衛華建議,搶抓機遇,積極爭取上級相關部門的政策和資金支持;進一步加強項目規劃,促進質量提升,強化招商引資,吸引更多高質量、高附加值的企業落戶閻良,為區域經濟注入新動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為企業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務,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聯防聯控守好生態綠線
近年來,閻良區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將生態文明建設擺在突出位置,通過一系列有力措施有效提升了區域環境質量,為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生態基礎。
西安市生態環境閻良分局四級調研員張林清介紹,今年1-7月,閻良區空氣質量綜合指數4.392,優良天數143天,較全市平均多19天。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環境承載壓力日益增大,大氣污染治理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仍面臨諸多挑戰。
張林清表示,部分區域存在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違規傾倒、堆放問題,個別建筑工地揚塵防治措施不到位,揚塵超標隱患較大,個別單位在生產作業過程中臭氧污染管控措施不到位。
閻良區政協常委、閻良區關山中學副校長王海霞建議,進一步加大執法力度,提升特定區域環境治理水平,確保環保法律法規得到切實執行;持續深化與周邊地區的環保合作,共同推進跨區域環境治理項目,形成聯防聯控、協同治理的良好局面。
閻良區政協常委、區文聯副主席冉學東認為,可以利用現有文化資源,通過舉辦環保主題的藝術展覽、征文等活動,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共同守護的良好氛圍。
閻良區政協常委、閻良區社區衛生服務指導中心主任劉琦還建議,舉行環保教育進校園、進社區活動,開設環保小課堂,組織清潔行動,舉辦環保知識講座,提升全民環保意識;完善志愿者服務機制,鼓勵社區居民、學生及社會各界人士參與環保志愿服務。
固本強基做強農業產業
去年4月,閻良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被農業農村部和財政部列入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名單,是全省第9家、西安市第1家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
“今年4月,在全國54個在建產業園中,我區以總分第5名的成績順利通過國家中期評估。”閻良區農業農村局局長王勇介紹,園區規劃面積157.6平方公里,計劃總投資19.83億元,建設期限3年。園區以甜瓜及羊乳加工為主導產業,創建期共實施24個項目,其中,甜瓜類項目7個、羊乳類項目10個、公共類項目7個。
閻良區政協常委、陜西和牧現代農業公司總經理劉雅娟建議,園區要進一步與高校、科研機構搭建產學研合作平臺,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和先進技術,推動農業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應用;利用閻良地理優勢和資源優勢,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與市場競爭力,做強農業支柱產業。
結合前期調研情況,閻良區政協主席樊增文建議,深化改革,提升營商環境,提高項目審批效率,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加速項目落地投產達效,鞏固經濟回升態勢;推動產業升級和集群壯大,加速壯大新興產業、布局未來產業;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興鄉村”“惠民生”攻堅行動,提升鄉村產業發展和建設水平,推進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