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中市政協
今年以來,漢中市政協堅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統攬政協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5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和價值取向,緊扣中心任務,積極創新實踐,以“三個突出”為抓手,切實把新聞宣傳工作融入政協履職,用好政協語言,講好政協故事,為政協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精神動力、營造良好輿論環境。
一、突出政治引領,把牢新聞宣傳“方向盤”
一是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黨管宣傳、黨管意識形態、黨管媒體,建立由政協黨組書記總體抓、分管副主席具體抓、各委室協同參與的市政協宣傳工作格局,牢牢掌握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二是強化理論武裝。全面落實“第一議題”制度,完善以理論學習中心組為引領的常態化學習體系,綜合運用“政協天漢沙龍”活動、“政協講堂”、“主題黨日+”以及委員培訓等平臺,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入腦入心。三是廣泛凝聚共識。始終把統一思想、凝聚力量作為政協新聞宣傳工作的中心環節,堅持團結鼓勁、正面宣傳的主旋律,積極宣傳黨的大政方針,引導委員更好聯系、團結、服務界別群眾,筑牢凝心鑄魂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根基。
二、突出提質增效,唱響政協履職“好聲音”
一是聚焦重點工作。緊扣履職實踐,突出宣傳重點,圍繞政協黨組年度工作要點,及時跟進政協全會、議政性常委會會議等重要會議協商以及各類監督視察、重大調研活動,做好跟蹤采訪和全方位深層次報道。二是緊貼委員履職。堅持以委員為中心的思想,把更多的鏡頭對準政協委員,把更多的版面和空間留給政協委員,多角度宣傳報道各行各業的10余名政協委員在服務改革、扶貧濟困、鄉村振興、為群眾辦實事等方面的履職成果和先進事跡,進一步激發了廣大委員建功立業的積極性。三是直面基層一線。立足主責主業,把宣傳思想工作貫穿到“政協天漢沙龍”、委員工作室和社情民意信息聯系點中去,宣傳好市政協領導班子成員帶頭在所在單位、分管領域和黨建聯系點等開展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宣講,精心組織策劃,與省政協《各界導報》聯合開展“記者走基層”活動,印發《關于在全市政協系統開展奮進新征程·喜迎人民政協成立75周年主題宣傳活動的通知》,通過走基層、進單位、進企業、訪委員,鮮活記錄基層政協履職亮點,詮釋委員助力經濟發展、情系民生的履職宗旨,營造了濃厚的社會氛圍。
三是突出守正創新,建好新聞宣傳“主陣地”
一是“傳統+新媒體”融合。加強與《人民政協報》《各界導報》等新聞媒體的協調溝通,積極爭取市委宣傳部門和當地主流媒體支持,健全完善市政協門戶網站、“漢中政協”微信公眾號等自建網絡平臺信息發布功能,開設縣區政協動態、視察調研、社情民意、委員風采、黨紀學習教育等專欄,提升編輯策劃質量,跟蹤報道慶祝人民政協成立75周年系列活動,全方位展示全市政協系統履職實踐。今年先后在各類媒體刊發稿件700余條,其中《人民政協報》刊發稿件3篇,《各界導報》等省級媒體刊發稿件上百篇,更新“漢中政協”微信平臺330期,更新黨紀學習教育學習內容100余條。二是健全完善工作機制。樹立政協系統“大宣傳”理念,在政協機關、政協各界別、150個委員工作室、各縣區政協等均明確了1至2名信息報送宣傳員,組建了一批由機關干部全員參加、政協委員積極參與、特約通訊員傾情加入的政治強、業務精、文筆好、效率高的“筆桿子”隊伍,為政協新聞宣傳工作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撐;制定完善信息報送制度,規范新聞稿件撰寫、審核、報送流程;完善考核通報機制,將新聞宣傳工作納入各專委會、基層政協委員工作室和界別聯合活動組及政協委員的年度考核,定期通報稿件采用情況,持續開展政協“好新聞”評選活動,發出政協好聲音、展現政協好形象。三是發揮平臺載體作用。以建設智慧政協為契機,加大信息化建設力度,推動建立提案管理、社情民意信息、委員履職管理、移動應用等功能為一體的智慧政協網絡平臺,進一步拓展宣傳方式、提升工作效能。四是加強政協文史工作。準確把握文史工作在宣傳思想建設中的獨特優勢和作用,組織政協委員和文史專家精心編撰《漢中文史叢書》以及慶祝人民政協成立75周年特刊,規劃編纂《永恒的家園——漢中傳統古村落》等文史資料,展現了漢中傳統古村落文化魅力,提升和擴大了地方美譽度和影響力。五是做實做細征訂發行工作。政協黨組把發行征訂工作與政協其他重要工作同安排、同部署,提供經費保障;及時召開征訂會議,定期通報完成情況,密切跟蹤落實發行征訂工作進度,協調解決相關問題,確保了征訂任務的按時超額完成。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