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謝昊天 通訊員 任翔
2024年,寧強縣政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牢把握新時代人民政協的新方位新使命新要求,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在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中服務全縣中心大局,奮力書寫了政協事業發展新篇章。
堅持黨的領導,永葆對黨忠誠本色。一年來,縣政協就重大事項、重要工作呈報縣委常委會議進行了3次專題審議,黨委主張在政協工作中得到充分體現。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學習制度,持續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扎實開展黨紀學習教育,確保省委、市委、縣委對政協黨的建設各項要求落到實處。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保證了縣政協黨組織堡壘持續煥發生命力、迸發戰斗力。
堅持高效履職,助力服務發展大局。一年來,縣政協牢牢把握新時代市縣政協工作要求,深入踐行和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以全程協商、開放協商的新格局,營造“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眾人商量”的全過程人民民主氛圍,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全年圍繞經濟發展、社會事業、農業產業、文化旅游、重點項目、生態環保、人居環境、全縣重點工作、政協重要工作等9個方面12項內容,高質量開展調研視察活動,形成專題報告7篇,向黨政和有關方面提出工作建議80余條,有力推動了黨政決策和困難問題解決。
堅持創新思維,不斷提升協商質效。一年來,縣政協聚焦“守護源頭活水、發展生態產業”“古關驛道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高標準舉辦了第二期、第三期“漫話漢江源”品牌協商活動,通過委員、專家、群眾三方協商聯動,攜手為全縣水資源保護、文化遺產利用工作找準新路子。堅持“請進來、走出去、聯起來”,不斷拓展政協協商深度廣度和質效,按照“抱團取暖、資源共享”原則,同陜甘川三省縣級圍繞特色產業發展、文化旅游、水資源保護等建立跨區協商機制,和南鄭區政協確定水源地保護工作區域協商機制,進一步提升了政協的縱向溝通能力,形成履職合力。縣政協協商創新工作經驗在省政協會議上進行分享交流。
堅持強基固本,鍛造忠誠履職隊伍。一年來,縣政協持續推行政協工作同全縣中心工作融合機制,倒逼政協干部在全縣中心工作中改進作風、創新煥能。建立主席會議成員、政協常委、政協委員聯系群眾制度,在委員日常履職中持續推廣“建言資政在一線、協商監督在一線、基層治理在一線、凝聚共識在一線”的“四個一線”工作法,引導委員履職下沉,積極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年度評選優秀政協委員19名、優秀政協工作者7名,委員、干部的工作主動性得到進一步增強,形成了團結爭優的良好工作格局。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