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閆智 賀鵬飛 實習記者 白小芳
在延安市政協六屆四次會議上,委員們聚焦營商環境、應急救護、文化事業、區域發展等事關民生和城市發展的短板弱項踴躍建言,助力高質量發展。
委員崔樹森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地區經濟繁榮的基石。”崔樹森委員表示,近年來,延安市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效,但與先進地區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崔樹森建議,通過建立黨委、政府與企業、商(協)會的聯系制度,搭建起政商聯系溝通的有效平臺,打造專屬延安的民營經濟智庫。定期深入企業走訪調研,切實了解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及時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同時,依法保護企業和企業家的合法權益,加強政府誠信建設,確保惠企政策能夠真正落地實施,有效解決拖欠企業賬款等問題。
委員靳玲玲
應急救護工作對于守護校園安全至關重要。靳玲玲委員在調研中發現,當前全市應急救護進校園工作還存在普及不均衡、內容與形式單一、缺乏長效機制、師資力量薄弱等問題。
靳玲玲建議,完善教學內容與形式,建立城鄉聯動機制,利用線上教育平臺為農村學校提供遠程急救課程。結合延安實際情況,設計具有針對性的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采用情景模擬、角色扮演等多樣化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應急救護知識納入日常教學計劃,建立常態化、制度化的教學體系。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聯合教育部門和衛生健康部門開展師資培訓,引進外部專家,建立教師激勵機制,提高教師參與的積極性。強化應急響應機制,完善應急預案,加強應急演練,建立校園急救站點,不斷推進校園安全文化建設。
委員艾振華
書法藝術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承載著豐富的歷史和文化內涵,還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
“近年來,書法藝術雖然在延安得到一定程度的普及,但在發展過程中仍面臨一些困難。”艾振華委員表示,目前,延安書法與地方文化藝術、紅色文化的結合不夠緊密,特色不夠鮮明,部分書法交流、研討活動形式單一,書法教育培訓機制不完善,群眾性、公益性書法藝術活動較少,導致延安書法整體水平與其他地區的差距逐漸拉大。
艾振華建議,強化書法教育基礎,要從各級各類學校抓起,將書法教育與經典詩詞、國學經典學習相結合。整合書法資源,促進書法專業團體與機關單位企業合作共建,積極舉辦各類書法展覽、賽事和講堂,提升延安書法的影響力。大力營造書法文化氛圍,鼓勵公共場所采用名家書法作品,開展書香系列創建活動,發展書法文化產業,開發具有延安特色的書法產品。建立激勵機制,推動延安書法事業高質量發展。
委員張博
“一下雪,延安至安塞的高速就會關閉,車輛行駛低速路實在不安全!”張博委員說,自撤縣設區后,安塞與延安中心城區在基礎設施配套、教育醫療、公共服務等方面還存在較大差距。延塞沿線具備拓展市域空間、集聚工業布局、促進產城融合等先發優勢,推進延塞一體化發展對于延安城市建設和區域協調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加快延塞一體化發展是延安市確定的發展大事。張博在《關于加快推進延塞一體化發展的建議》的提案中建議,將延塞一體化納入全市“十五五”重點課題研究,確定管理機制和運行模式,完成規劃和方案編制,出臺支持政策措施,建立項目庫。加快延塞快速干道寶塔段建設,開通安塞到延安的公交線路,鋪設供熱管網,解決沿線集中供熱問題。
此外,張博還建議,從市級層面統籌整合資源要素,建立一體招商機制,加大項目資金支持力度,將重點項目向延塞沿線布局,規劃建設工業走廊。健全完善體制機制,推動優質教育、醫療衛生等資源下沉,加強延河上游水源地保護和污染治理,合理布局固廢危廢等處置設施,促進延塞一體化發展,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