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習記者 王雅 記者 韓永國
消費關乎經濟發展,關乎美好生活。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大力提振消費”“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
如何讓消費市場熱起來,促進消費“主引擎”釋放強勁動能?3月19日,咸陽市政協組織部分委員和相關部門負責人,圍繞“創新消費場景 大力提振消費”主題到乾縣、涇陽縣開展專題調研,為增強消費能力、創新消費場景“把脈開方”。市政協副主席郭群星參加調研。
調研組先后深入乾縣萬通農貿市場、乾陵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雅泰乳業、涇陽萬達廣場等地,詳細了解景區運營、企業發展、商業綜合體消費業態等情況,并圍繞如何創新消費場景、提振消費信心與相關負責人進行深入交流。
聚焦消費新場景
激發市場新活力
“要鼓勵發展夜間經濟、假日經濟,打造特色商業街區,滿足市民多元化消費需求。”調研中,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王月明開門見山,建議加大對本地特色產品的宣傳推廣力度,依托特色文物文化資源,著力打造“咸陽禮物”。
“文旅融合是提振消費的重要抓手。”市商務局商貿管理科負責人高科建議,深挖歷史文化資源,打造精品旅游線路,開發特色文創產品,提升旅游消費品質。同時,加強對文旅市場的監管,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
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葉中辰認為,要堅持“市場引領、融合創新、突出特色、示范帶動”的總體思路,大力實施“消費+”行動,構建多元場景、豐富特色業態、優化消費環境,著力激發消費市場活力和企業潛能,激活消費需求“一池春水”。
優化消費環境
提升服務品質
“要加強對消費市場的監測分析,及時出臺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促進消費持續恢復和升級。”座談中,涇陽縣發展和改革局副局長孫劍鋒從政策層面提出建議。他表示,要加強價格監測,優化消費環境,不斷提升消費便利度。
涇陽縣文化和旅游局局長張坤建議,盡快出臺鼓勵、稅收優惠等政策,激勵、支持旅游創新,打好政策調控的“組合拳”;制定鼓勵消費政策措施,加強促消費政策引導,依托“5·19旅游日”、景區各類節慶活動,積極開展如早鳥優惠、套餐優惠、節日促銷、社交媒體互動等形式多樣的促消費活動。
涇陽縣商務局副局長何亞寧結合縣域實際,提出了發展特色農產品電商、打造鄉村旅游品牌等建議。他表示,要鼓勵實體商家開展線上業務,搭建線上銷售平臺,全力扶持電商企業發展,培育壯大“涇陽特色”品牌,推動農產品、特色手工藝品等走向更廣闊市場。
培育特色產業
打造消費新引擎
“發展茯茶產業、打造特色商業街區是涇陽縣促進消費的重要舉措。”市政協委員甘戈建議,加大對茯茶文化的宣傳推廣力度,開發茯茶主題旅游線路,不斷提升茯茶品牌影響力。
市政協委員張若君認為,特色產業的發展要注重消費者體驗,建議開發更多互動性強、參與度高的消費項目,如茯茶制作體驗、茶藝表演、漢服妝造打卡等,讓消費者在參與中感受文化魅力,進而激發消費欲望。
市政協委員王坤建議,加強對乾陵等歷史文化資源的保護和利用,開發沉浸式體驗項目,吸引更多游客前來消費。他表示,可以通過現代科技手段,打造乾陵歷史文化體驗館,讓游客身臨其境地感受盛唐文化,從而帶動周邊消費。
提振消費信心
激活市場動能
座談中,與會人員結合調研情況和各自工作實際,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提出了許多具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的意見建議,為促進全市消費市場繁榮凝聚共識、匯聚力量。
“消費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要深刻認識提振消費的重要意義。”市政協提案委員會主任王振龍表示,要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增強消費能力,改善消費環境,創新消費場景,促進消費持續恢復和升級。
市政協副主席郭群星在總結講話中指出,要立足本地資源稟賦,培育壯大特色消費,打造消費新場景、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激發消費潛力。要優化消費環境,提升服務質量,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讓消費者敢消費、愿消費、放心消費。要加強統籌協調,形成工作合力,推動各項政策措施落地見效,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