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實習記者 龐浩楠 通訊員 楊英瑩 辜顯青 記者 唐冰)近日,漢濱區五里鎮劉營小學27名留守兒童迎來一堂特殊的“春日課堂”。在區政協關愛青少年兒童委員工作室的精心組織下,孩子們走進恒口示范區魯家村,開展“陽光成長,自然探索”主題研學公益活動,通過“文化體驗+勞動實踐+團隊協作”三位一體的研學活動,感受自然奧秘與鄉土魅力。這也是漢濱區政協深化“六進六促”機制、助力基層治理與兒童成長的創新實踐。
“六進六促”機制是漢濱區政協推動委員履職向基層延伸的重要創新。2024年機制建立以來,全區26個委員工作室就地聯系社區,通過政策宣傳、公益服務、矛盾化解等舉措,累計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超百件。此次研學活動正是該機制在教育幫扶領域的延伸,區政協關愛青少年兒童委員工作室召集人、安康兒童發展促進會會長張強聯合安康兒童發展促進會,將課堂從教室搬到田間地頭,讓留守兒童在自然探索中實現跨學科成長。
活動當天,孩子們一路歡歌笑語,徒步半小時抵達魯家村。在魯家村社區博物館,孩子們跟隨張強委員的腳步,聆聽、參觀村落百年變遷史,從建館歷程、人文軼事到民俗文化,從移民遷徙的耕讀家訓,到鄉村振興的產業探索,一件件老物件、一幅幅老照片,讓孩子們觸摸到鄉土文化的溫度,在潛移默化中弘揚鄉土文化,傳承好家風、家訓,踐行新民風。在博物館外的古銀杏樹下,孩子們用拓印技術記錄樹皮紋理,將自然印記轉化為藝術作品。
在隨后的民俗體驗環節,孩子們在安康學院志愿者的組織下,通過“尋寶卡”任務,辨識植物形態、觀察昆蟲活動規律,用科學方法記錄生態數據,在傳統農耕體驗區,親手播種油菜籽、制作草木染布藝品。最受追捧的當屬“生態廚房”實踐,孩子們將采摘的野菜制成青團,用石磨碾出豆漿,體驗“從田間到舌尖”的完整鏈條。
此次活動前,委員們走訪調研留守兒童需求,制定“自然認知+非遺傳承+勞動教育”研學方案,設計出兼具趣味性與教育性的課程體系;活動中,心理咨詢師穿插開展團隊協作游戲,引導孩子表達情感;活動后,建立“成長檔案”進行跟蹤幫扶。
“關愛保護未成年人,是社會責任,更是政協委員踐行‘六進六促’機制,助力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實際行動,不是短期慰問,而是系統賦能。”漢濱區政協主席蔣平表示,2024年全區通過“六進六促”機制開展公益服務70余場,惠及群眾3萬余人次。下一步,區政協將深化委員工作室與學校、企業聯動,探索“研學+產業+公益”長效模式,讓更多孩子在鄉村振興中收獲成長機遇。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