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習記者 白小芳 記者 賀鵬飛
2024年是新中國和人民政協成立75周年,也是延長縣政協成立40周年。一年來,延長縣政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中心獻良策,團結各方聚共識,在政治引領、協商議政、民主監督、團結聯誼、自身建設等方面不斷取得新成效,為助力延長高質量發展、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篇章作出了積極貢獻。
把穩履職“方向盤”
一年來,延長縣政協始終把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作為最高政治原則,落實到政協工作全過程各方面。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通過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引領學、常委會會議專題學、委員培訓集中學、界別研討交流學等形式,全年開展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24次、常委會專題學習6次、全體委員集中培訓1次,夯實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思想根基和行動自覺。自覺把政協工作置于縣委領導之下,堅持重大事項、重大問題、重要工作及時向縣委請示報告,重大活動邀請縣委、縣政府相關領導參加。認真執行縣委審定的年度協商計劃和民主監督計劃,做到縣委有號召、政協有響應,縣委有部署、政協見行動,政協工作始終與縣委同心同向、同頻共振。
激活發展“動力源”
一年來,延長縣政協堅持協商于民、協商為民,找準黨政關注與民生關切的契合點,精準發力,以高質量協商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依托全委會廣泛協商,圍繞“一府兩院”工作報告提出40余條寶貴意見;聚焦優化營商環境、社區養老、屠宰場建設等民生熱點提出61條真知灼見,為政府決策提供重要參考。聚焦中心工作重點協商,瞄準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應急管理體系建設、非遺保護與利用、延河水污染防治等重點議題開展協商,提出針對性建議23條,直擊發展痛點,為產業升級、民生保障、生態保護等提供解決方案。緊貼民情民意聯動協商,采取省市縣政協聯合和“專委會+界別+相關部門”模式,圍繞群眾切身利益問題開展聯動協商。全年收集整理社情民意信息101條,報送省政協10條、市政協26條,推動了一批民生問題得到解決,獲評延安市政協2024年度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先進集體。
當好工作“助推器”
一年來,延長縣政協創新形式、健全機制,不斷提高民主監督質量,增強民主監督實效。對標“提得準、辦得好”目標要求,切實加強和改進提案工作。全年共收到提案111件,立案51件。實施領導班子成員領銜督辦重點提案、常委牽頭領辦督辦、提案委組織統一督辦,努力形成“提辦”雙方良性互動格局,51件提案中39件已解決或基本解決,提案辦理成果轉化為發展動能。注重評議結果運用,推動工作改進。2024年,對縣農業農村局、教育體育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3個部門進行民主評議,廣泛收集各界意見建議78條,形成民主評議報告3篇,及時反饋評議結果并進行滿意度現場測評,確保評議真實有效,推動部門改進工作。推薦委員積極參與監督司法活動,為推進司法公正與透明,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貢獻政協力量。
架好各界“連心橋”
一年來,延長縣政協堅持建言資政與凝聚共識雙向發力,充分發揮政協優勢,積極搭建協商平臺,廣泛聯系各界人士,傾力凝聚發展共識,切實畫好團結奮斗的最大同心圓。在縣委、縣政府支持下建成延長政協文史館,400多平方米展陳面積,400余份(件)文史資料,全面客觀展現延長縣波瀾壯闊的發展成就和縣政協四十年風雨歷程。深化團結聯誼,舉辦“慶祝人民政協成立75周年座談會”,邀請歷屆政協老領導、老委員、各界別委員代表,回顧光輝歷程,展望美好未來,凝聚發展共識。開展捐資助學活動,委員馬聞軍捐款4.5萬元幫助2名家庭困難學生擺脫困境,彰顯委員擔當。開展聯誼交流,組織委員赴多地考察學習,拓寬視野,互學互鑒。
筑牢履職“壓艙石”
一年來,延長縣政協致力于“五個政協”建設,全面深化能力素質提升,著力鍛造政協委員和機關干部兩支隊伍,為政協工作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加強學習培訓,舉辦政協委員和機關干部培訓班,就如何撰寫社情民意信息進行專題培訓;分兩期組織部分委員和干部外出培訓提升履職能力。深化干部作風能力提升活動,不斷提升政協機關干部的服務意識和能力。嚴格委員履職考核,強化考核結果運用,對履職不力的委員進行提醒談話,獎勵優秀委員,激發委員履職積極性與主動性。注重提升辦公室“辦”的質量和專委會“專”的能力,健全專委會工作機制、壓緊壓實工作責任,形成創先爭優、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結合黨紀學習教育,建設“五個政協”,打造一支勤學善思、務實擔當的干部隊伍,樹立政協良好形象。
春華秋實、不負耕耘。回望2024年,延長縣政協步履堅實,成果豐碩。展望新的一年,延長縣政協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牢把握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以更加飽滿的工作熱情、更加有力的履職實踐,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延長不懈奮斗,續寫政協事業發展新篇章。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