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習記者 寇靜 記者 王斌
如何讓日常疾病在基層得到解決,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健康生活需要?5月22日,商洛市政協召開“加快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專題協商座談會,與會成員圍繞主題深度協商、靶向建言,共促醫共體建設高質量發展。
為確保此次座談會見真功、有實效,商洛市政協在會前成立調研組,組織部分人員到山陽縣、丹鳳縣等13家縣鎮村級醫療機構實地調研,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效于民。
調研組發現,對標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新要求,當前醫共體建設面臨基礎條件薄弱、資金人才短缺、信息化建設滯后等問題,亟待各方共同研究解決。調研組建議,應認真總結推廣山陽縣“1126”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經驗,強化黨建引領,推進人事薪酬制度、醫防融合模式改革,加強政府財政支持、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學科業務能力,開展幫扶協作、中醫藥服務,推動醫共體建設實現優質均衡發展。
農工黨商洛市委會建議,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需充分考慮地區差異性和資源稟賦,以“因地制宜”為核心,通過制定彈性政策框架、實施多元化組建模式、鼓勵動態資源整合和市場化協作,實現區域醫療資源高效配置。
“應將疾病預防工作作為醫共體單位的工作重點,發揮醫療、預防聯合的雙效功能。”田曉建委員建議,建立“醫防聯合”工作機制,組織??漆t生定期到基層醫共體單位坐診,鼓勵上級專家加入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加強醫防融合,推進疾病防、治、管整體融合發展。
九三學社商洛市支社建議,應結合衛生院實際需求和人員情況,在醫共體發展較好的基層衛生院推行“一院一???、一院一特色”,有針對性地提升鎮衛生院特色專科建設能力,吸引更多群眾就近就診。
鄉村衛生室是群眾“求醫問藥”的第一站。圍繞首診能力“提升難”,民進商洛市委會建議,應積極推進胸痛、卒中、創傷、急救、危重孕產婦和新生兒救治“五大中心”下延到基層醫療機構,通過專家派駐、??乒步?、遠程協同、巡回醫療等方式,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形成以縣帶鎮、以鎮帶村的縣鎮村一體化診療新格局。
“鄉村醫生是基層百姓的健康‘守門人’。”周寶玉委員建議,應建立健全醫共體內人才培養體系,提高基層醫務人員待遇補助標準,完善基層職稱評聘政策,建立人才柔性流動機制,吸引和留住人才。
民建商洛市委會建議,應建立醫保基金“總額付費、加強監督考核,結余留用、合理超支負擔”機制,優化醫保基金分配,做好城鄉居民醫保、職工醫保在報銷政策、報銷標準等方面的工作,為醫共體成員單位之間的醫保結算和患者就醫提供便利。
“醫防融合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全面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的關鍵所在。”黃學斌委員建議,應建立慢病管理服務體系,做好“三高”等慢性基礎疾病的規范治療與管理工作,加大急救知識的宣傳培訓力度,建立糾紛防范及免責機制,營造包容和諧的醫療環境。
王進軍委員建議,堅持科技賦能,實現群眾就診信息實時共享、檢查結果互認,切實減輕就醫負擔,并同步將信息推送給家庭簽約醫生,加強隨訪工作的針對性和時效性。
“要落實醫共體人事自主權,統一崗位設置,加強聘用管理,建立‘公益一類保障與公益二類激勵相結合’運營新機制,實行醫共體行政、業務、后勤、信息系統統一協作一體化管理,貫通服務鏈,實現降本增效。”李彬霞委員建議。
針對基層醫衛人才短缺問題,商洛市人社局副局長邢建利現場回應,將積極配合醫改工作,在人才招聘、職稱評定、薪酬待遇等方面研究更加靈活的政策,促進人才在醫共體內合理流動。
“將持續優化醫保政策,加快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結余留用和合理超支分擔機制,加強醫?;鸨O管,提高醫保基金保障水平。”商洛市醫保經辦處處長明庭珺回應道。
商洛市衛健委副主任林建軍表示,將加強對醫共體建設的統籌協調和指導,加大基層醫療衛生人才培養和引進力度,加快基層醫療機構信息化建設,按照全市統一規劃,逐步實現各級醫療機構信息互聯互通。
商洛市副市長夏啟宗對協商成果給予充分肯定:“委員建議切中要害、切實可行,部門回應積極主動,將認真研究吸納委員意見建議,深化基層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和醫療機構改革,推動商洛醫療衛生事業再上新臺階。”
“職能部門與委員面對面協商,是對政協工作的重視與支持,更是開門納諫、廣開言路的民主好作風。”商洛市政協副主席殷延青表示,將進一步發揮“聚”的優勢,持續跟進協商成果的轉化落實,努力讓群眾享有更優質、更便捷的醫療服務。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