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實習記者 龐浩楠 通訊員 翁軍 記者 唐冰)“‘千里眼’‘順風耳’ 兼而有之,咱政協委員簡直就是 ‘孫悟空’。”6月20日,漢濱區政協工商聯界別委員工作室組織10余名委員前往石梯鎮雙聯村,開展“千桃萬興?情系農村”公益助農活動,既義購鮮桃、又建言獻策,為踐行創新“六進六促”機制探索出一條可循之路。
在陜西省安康市漢濱區石梯鎮,有一座陡峭的花果山,山連著山,山的后面還連著一座座瓜熟果香的“花果山”。不久前,錢廣委員聽聞“花果山”的桃子桃汁濃稠如蜜,咬一口便牽絲掛齒,便將這一抖音訊息在微信工作群里傳開。“我去”“我要買”“我要為這桃子代言”……瞬間,委員們激情高漲,紛紛響應要去“摘桃子”。
來到桃園,聯興家庭農場負責人周青財見到這些“不速之客”,黝黑的臉上綻放出笑容,他遞過一顆沾著露水的五月桃,說道:“請嘗嘗,不甜不要錢。”委員們提著竹籃步入桃林,顆顆飽滿的桃子壓彎枝頭,清甜的香氣彌漫四周,仿佛置身于“蟠桃園”。咬上一口,鮮嫩多汁的清甜瞬間在口中化開,令人沉醉。拍照、打卡,這里成了朋友圈嘖嘖稱奇的“仙境”。
據介紹,這里以前卻是另一番景象。山高路險,溝壑縱橫,交通不便,年輕人紛紛外出務工,村莊發展步履維艱。然而,漢江邊獨特的地理位置——光照足、水分豐,使得這里結出的桃子甜味十足。土生土長的周青財脫貧后始終惦記著家鄉的發展,他積極響應“萬企興萬村”號召,開荒建起了“蟠桃園”。
創業之路充滿艱難險阻。剛種下的桃樹,由于土壤板結嚴重,幾乎掛不住果。周青財蹲在桃樹旁,憑著一股不服輸的韌勁,開墾荒地、改良土壤、良種嫁接、科學管護……硬是把石頭山變成了富裕田。“這桃子是他們夫妻倆的命根子。”村干部感慨道。
如今,40余畝桃園已初具規模。然而,豐產了,銷路卻成了問題。以往,周青財挑著擔子賣桃子,現在兒子開著車子賣桃子,但始終走不了量。好在有新媒體達人的友情加持,鏡頭里掛滿枝頭的誘人桃子瞬間引爆網絡。老周和小周不僅賣桃子,還在直播間講述石梯故事——有村民采摘時漲紅的臉龐、有晨露打濕的青果、有閑逸的農家生活……熒屏內外傳遞著鄉土的溫度、振興的熱度,實現了“萬企興萬村”與“數字經濟”的雙向聯動。
興村有方,委員有愛。漢濱區政協工商聯界別委員工作室積極踐行漢濱區政協創新的委員聯社區(村)“六進六促”機制,開展融合公益聯誼活動,一邊積極調研建言獻策,提出建冷庫延長保鮮時間的建議;一邊開展公益消費活動,以實際行動助農興農。
縱有千仞險,再無百丈陡。如今的雙聯村,從昔日的山陡地瘠、發展艱難,到如今碩果盈枝、村美民富,白墻黛瓦的新居在蔥郁桃林中若隱若現。石梯鎮以此為一個縮影,正全面描繪著一幅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鄉村振興新畫卷。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