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建陜西省委會
我省目前正以“硬科技+國家戰略”雙引擎驅動,通過龍頭企業技術突破與全鏈生態構建,在五大領域形成“研發-轉化-產業”閉環,并已形成“民企創新突破+國企規模轉化+央企戰略協同+科研機構技術供給”的立體生態。截至2025年2月,我省已獲批13個國家級創新平臺,技術合同交易額同比增速達32%,具備11項高成熟度、6項加速攻堅階段的核心技術。
為加強以科技創新引領陜西新質生產力發展,加快布局五大領域核心技術攻關,建議:
一、加強區域協同。西安高新區以光子谷、華為研究院、國家算力樞紐為核心,加速光電子、人工智能的核心技術攻關。西咸新區以SiC晶圓廠、愛生無人機基地等產業基地為核心,加速半導體、無人機技術的核心技術攻關。榆林以氫能重卡試點、無人機巡檢油田等產業為核心,加速能源+氫能技術的核心技術攻關。寶雞以鈦合金3D打印材料供應基地等產業為核心,加速突破新材料關鍵技術的核心技術攻關。
二、加強產業協同。第三代半導體技術將支撐通信與能源網絡產業發展,光電子與人工智能技術將驅動智能制造升級,氫能與新材料技術的突破將持續賦能高端裝備制造業。加強光子集成芯片和氮化鎵功率器件技術與5G通信基站行業的產業技術協同,推動人工智能多模態質檢與增材制造缺陷檢測的產業技術協同,提升氫燃料電池與大型無人機續航技術的產業技術協同,強化氧化鎵器件與超高壓輸電網絡的產業技術協同。
三、強化核心技術。鼓勵、支持企業和科研機構強化責任、明確目標,加快核心技術研發。民企應繼續聚焦尖端技術商業化進程,快速響應市場需求。國企、央企繼續以承擔的國家重大工程為主要任務,持續推動技術規模化應用。科研機構始終以提供底層技術支撐為使命,以孵化硬科技企業為目標,助力科技創新。
四、搶先布局產業。依托西安高新區“光子谷”,以光電子核心技術為引領,建設從材料到元器件的全產業鏈,力爭2025年全國市場份額超25%。聯合西工大、航天基地,在無人機領域打造“研發-試飛-量產”一體化基地,力爭2025年產值突破800億元。半導體產業,在西咸新區建設8英寸SiC晶圓廠生產基地,搶占新能源汽車電控系統市場。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