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夏”期間,隴縣認真貫徹落實“以秋補夏”工作要求,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深入田間,下沉指導,推動夏收顆粒歸倉、夏播種足種滿、夏管措施得力,為確保全年糧食安全保駕護航。
深入一線抓培訓。以夏播玉米增密度種植和夏播大豆縮株保密技術宣傳推廣為核心,在固關鎮殿咀、東風鎮普樂塬等村開展夏播技術培訓會6場次,培訓群眾500多人,發放各類技術資料3000多份,制作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夏播大豆技術要點等短視頻8期,推動重點技術到人,關鍵技術到田,為夏播工作及時高效開展提供技術保障。
試驗示范抓推廣。在東風鎮普樂塬村和下涼泉村建立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示范區2個示范面積500畝,開展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試驗8項,引進新優大豆良種8個;在東南鎮黃花峪村建立大豆優質高產技術示范區面積200畝,推廣種植寶豆10號等優質大豆品種3個;在東南鎮河溝村指導群眾集中種植夏玉米1000多畝,篩選生育期短、高產穩產的玉米良種,組合配套“土肥三新技術”,“做給群眾看、帶著群眾干”,提高關鍵技術覆蓋面和知曉率。目前,全縣落實夏播玉米4000多畝,夏播大豆1.1萬畝,蕎麥等小雜糧2000多畝。
實地指導解難題。“三夏”工作中,廣大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100多人次,發布宣傳天氣預報、災害天氣預警等12期次,指導群眾落實機收減損、適墑播種、搶時搶種、良種選擇、肥水調控等技術措施,有效解決了地下害蟲危害、控制旺長等急難愁盼的技術問題,切實把各項技術措施落實到田間地頭。
搶時擴種擴面積。結合全縣實際,在河北、溫水等山區鎮指導群眾種植蕎麥等小雜糧面積2000多畝;在川塬鎮指導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種植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種植夏玉米面積4000多畝,夏大豆面積1.2萬畝,提高土地復種指數,一年一料變為一年兩料,提高了糧食播種面積,提升了糧食綜合產能,增加了農民收入。
落實補貼惠農戶。按照項目要求,結合實際,遴選群眾積極性高、種植面積集中連片、作物管理水平高的村集體、農民專業合作社、種糧大戶等,對玉米增密度種植、大豆擴種、肥水精準調控等技術落實的關鍵環節每畝補貼100元,激發了群眾糧食生產積極性,提高了糧食種植收益,為全縣糧食生產增面積,穩單產,提總產增強了發展后勁。
下一步,隴縣將積極強化溝通對接、持續深化高效合作,加快推動意向項目簽約落地,以農業產業助力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隴縣縣委宣傳部)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