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好“一輛車”、做好“一碗面”,寶雞市岐山縣用“南車北面”的戰略跑出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度”。近日,寶雞市進行“十四五”發展成就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的首場發布,“周原膴膴,堇荼如飴”的岐山縣向外界展示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績。
在新聞發布會現場,記者了解到,岐山縣是以汽車及零部件為主導的陜西省高質量發展“工業強縣”、高質量發展潛力縣,是以“岐山臊子面、岐山搟面皮”為引領的“一碗面”國家全產業鏈典型縣,是以周文化景區、三國小鎮4A級景區為核心的全國最美宜居宜業宜游名縣。
岐山縣縣長張軍輝說,“十四五”以來,岐山縣持續深化“三個年”活動,聚力打好“八場硬仗”,大力發展“四個經濟”,深入實施做強汽車產業、做大“一碗面”、做活周文化、做靚“一城兩區”四大戰略,以改革之舉解難題,以攻堅之勢求突破,以團結之力提效能,2024年實現生產總值195.59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09億元,地方財政支出33.29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3.23億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43807元和20134元,是2020年的1.23倍和1.36倍,縣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該縣以汽車產業引領工業發展,以陜汽商用車為龍頭,加快發展整車及零部件制造、汽車服務貿易及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等新興產業,打造配套陜西、服務全國、出口海外的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基地。2024年,全縣汽車配套率達到40%,整車產量超過3.1萬輛,陜汽新能源車銷量躍居行業前五,漢德車橋產值突破百億元,金鼎鑄造等5家企業入圍陜西汽車工業30強。
相對于汽車產業聚集在縣域南部的蔡家坡地區,岐山縣的“一碗面”經濟主要產自縣城北部。該縣以做大“一碗面”經濟統攬鄉村產業振興,堅持岐山臊子面、岐山搟面皮兩輪驅動、一二三產深度融合,成立“一碗面”宣傳推廣公司,岐山面全產業鏈生產加工、岐山臊子面孵化基地等一批“一碗面”項目建成投產,食品產業園創建為省級農產品加工園區。目前,該縣建成優質小麥生產基地32.43萬畝,培育天緣、美陽、德有鄰等全產業鏈骨干企業38家、省市級農業龍頭企業42戶,臊子面、搟面皮經營戶達到3000余戶,“一碗面”經濟全產業鏈總產值達到162億元,入選全省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典型案例,連續兩年榮獲陜西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考核優秀等次,榮登全國產業興旺示范引領力百強榜。
同時,該縣堅持以周禮為魂,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挖周文化時代價值,一體推進文旅商體融合發展,周文化IP品牌愈來愈強。(張偉)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